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情表》《战国策齐策——秦伐魏》含答案译文.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情表》《战国策齐策——秦伐魏》含答案译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情表》《战国策齐策——秦伐魏》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利后世也。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非山东之上计也。能危山东者,强秦也。不忧强秦,而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愿大王之察也。

“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今秦欲攻梁绛、安邑,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必表里河而东攻齐,举齐属之海,难免而孤楚、韩、梁,北向而孤燕、赵,齐无所出其计矣。愿王孰虑之!

“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B.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C.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D.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惟,下对上陈述时表敬之辞,与《孔雀东南飞》“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意同。

B.“今臣亡国贱俘”的“亡”与《苏武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的“亡”意同。

C.结草,出自《左传》,后与“衔环”合二为一,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D.自弱,即“使自弱”,与现代汉语中的“自强”“自立”“自娱自乐”的语法现象相同。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为了消除晋武帝的误解,说自己希望做官显达,不在乎名节;继而又承诺待终养祖母之后应召出仕,以报答知遇之恩。

B.陈轸认为齐国不能参与到诸侯国的混乱相攻之中,齐国最大的敌人是秦国,混乱相攻的结果只能是让秦国坐享渔人之利。

C.陈轸认为齐国不会步韩、魏的后尘,因为齐国距离秦国遥远;韩、魏的民众屡遭兵祸,是因为韩、魏距离秦国太近。

D.陈之所以推测秦国会有主辱民虏的结果,是因为古代帝王出兵是讨伐昏庸无道之君,而秦国出兵则是倒行逆施,违反古道。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利后世也。

23.李密和陈都在各自的历史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的策略完成了劝说,请简要说明。

【答案】19.A20.B21.C22.(1)祈望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准许臣(实现)卑微的志愿,希望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2)古代王者出兵讨伐,想要来匡正天下,建立功业和名声,而有利于后世。23.①李密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了晋武帝暂时同意其不为官的好处:树立“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形象、宣扬国策、笼络人心;②陈轸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了齐王若不“以兵合于三晋”的危害:强敌弱己、秦灭韩魏后必攻齐、三晋恐会联合攻齐。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赵、魏、韩三国如果联合,秦国必然不敢攻打魏国,而一定会南下进攻楚国。楚、秦交战之后,赵、魏、韩怨恨齐国不与他们联合,必然会进攻齐国。这就是我所说的齐国必有后患。您倒不如迅速派兵与赵、魏、韩三国联合。

“三晋合”为主谓句,语意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