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进阶2任务4写作训练:审题与立意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VIP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进阶2任务4写作训练:审题与立意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5-

写作训练:审题与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旧闪耀着才智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索,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精确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相识和思索,题目自拟。

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范文借鉴】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爱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细致体会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②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允的,自私的人恒久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很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翱翔,人与人之间须要敬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需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

现在很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遗忘了“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④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财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裂。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接受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家立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假如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莫非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处的那一天!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假如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肯定会更加和平,安静。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溢欢乐。⑥

①标题选用材料中的名言,契合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也显示了作者立意的精确性。

②引用故事导入作文,引发读者的思索。故事的哲理性暗合题目。

③首先承认人是自私的,然后说人与人之间须要敬重和理解。这就须要沟通。而要沟通,就必需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紧扣中心论点行文。立意精确。

④结合上文中的事例,分析富人的心理,指出问题所在。

⑤接连列举了“陈世美”“唐太宗”“孟子”等人的事例,来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⑥总结全文。真诚才能换真心。

【总评】无论是审题还是立意,都显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准把握。文中列举了孟子、齐威王、唐太宗、魏征、唐明皇、陈世美等历史人物的行迹,不仅充溢了论点,而且使文章摇曳多姿,充溢趣味性。不仅如此,作者还非常关注生活和时事。文中如“难民问题”“动物爱护”等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都被一一提及,体现出当代学子的广袤视野和剧烈的人文情怀。

审题与立意

审题与立意,通俗地说,就是先了解“要我写什么”,然后确定“我要写什么”。动笔之前,要细致审题,全面分析,审慎思索,进而确立写作的中心。

审题,就是要抓住关键,弄清题旨。要擅长抓住题干或给定材料中的关键字句,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炼归纳,透过文字表象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不要仅仅凭直觉就轻率动笔。重点思索,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应当如何界定,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一般而言,“审”得清晰,往往也就知道该“立”什么“意”了。

立意的要求基本分为三点:

1.立意要集中、显明:

在一篇文章中,它赞扬了什么,揭露了什么,或者在文章中阐述了怎样的一个道理,先要观点明确,在一篇文章中,必需围围着一个观点进行阐述。

2.立意要健康、贴切:

立意要符合题目的设置与要求,不能跑题,对于开放式的材料作文,立意要符合社会主流,正面主动向上。

3.立意要深刻、新奇:

在立意中,要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抓住他人未发觉的新奇内容。

在驾驭了基本要求之后,我们须要进一步驾驭的就是它的方法了,通过审清题目的要求,明确立意,也就是中心。那么,我们把立意的方法基本分为三大种:

1.关键词法:关键词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主旨,是立意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口,而这种方法重点就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

适用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