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5
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
请依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学问网络。
①风蚀
②雅丹
③溶蚀
④河谷
⑤冲积扇
⑥海蚀崖
⑦海滩
⑧角峰
[学思心得]
内力作用与地貌
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滇池、洱海、邛海、呼伦湖、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
表现形式
变质作用
岩石在确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
不能干脆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振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如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滑坡、堰塞湖等
2.两种地壳运动形式的联系
(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1.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测量高度为8848.86米,比之前的8848.13米高了0.73米。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原来是一片海洋。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B.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C.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D.内力作用——岩浆活动
(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
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易感知
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既有岩浆活动也有变质作用
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白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1)B(2)B[第(1)题,喜马拉雅山的崛起是内力作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伴随着外力作用,但在这个时期,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第(2)题,岩浆活动比较猛烈,喷出地表后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火山,变更地表形态,所以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说法是错误的。]
外力作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相
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积累地貌。
(2)潮湿、半潮湿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积累地貌。
(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多海蚀柱、海蚀崖、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积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积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旁边,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积累地貌等。
3.外力作用的几点规律
(1)总体来说,外力作用通过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所以一般而言,高处易被侵蚀,低处易接受沉积。速度大小是影响外力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速度较快时,流水、风力、海浪都以侵蚀作用为主;速度降低到不足以搬运挟带物质时,则表现为沉积作用。
(2)河岸与流水作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分析,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积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积累。假如是弯曲的河道,应当依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推断。不论哪个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积累。
(3)沉积规律:颗粒较大、密度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密度较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积累、风力沉积、海浪积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节第2课时pH的计算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
- 2024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探索乐园第2课时等量代换转化__曹冲称象拓展资料冀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训练二十九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24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