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十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速记清单】

中国古代和当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

(2)边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两广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中央:设大鸿胪

(2)民族地区

①边疆治理

北部

汉初,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胜

东汉初,南匈奴内迁

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西北

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设西域都护府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②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朝

(1)中央

①礼部:礼部司负责朝觐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②鸿肺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民族地区

①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领洗夫人被册封为谁国夫人。

②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③加强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2.唐朝

(1)中央:礼部、鸿肺寺。

(2)民族地区

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数次会盟。

③加封南诏王,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④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宋朝

(1)先后与辽西夏和金长期并立。

(2)辽、西夏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民族政策: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具体措施

①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时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中央:礼部鸿寺提督四夷馆(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边疆管理

北部

修筑长城,沿线布置军镇,号“九边”

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开展贸易

东北

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等族,与其开展贸易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

设土司

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都司等机构进行管辖,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中央:理藩院。

(2)边疆治理

北部

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西北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西南

分别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沿袭土司制度,后逐渐“改土归流”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秦汉: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1)陆路:汉朝时,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汉朝时,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光武帝刘秀赐倭国“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

(1)陆路:隋炀帝命裴矩掌管与西域的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等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2)海路: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来到中国;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

4.宋朝:北方陆路交通受阻,海路转趋发达。

(1)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2)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5.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通畅

6.明清

(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2)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①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②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结果被拒。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背景

经济

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政治

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和教会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和世俗王权加强

民族认同

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思想

①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③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表现:16-19世纪,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更多的由多个民族组成。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