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望岳教学设计完美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望岳》。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掌握诗歌中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岱宗造化阴阳荡胸决眦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对诗歌的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夸张、对偶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杜甫青年时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境。
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诗人情感以及诗歌所表达的哲理。
领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歌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字词、诗句含义、表现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更好地体会诗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诗歌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早期作品《望岳》。泰山,五岳之首,雄伟壮丽,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杜甫青年时期曾游历四方,登泰山而作此诗。让我们一起跟随杜甫的脚步,领略泰山的雄伟风光,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试,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他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他在漫游途中登上泰山后所作。当时的杜甫正值青年时期,满怀壮志豪情,这首诗展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7分钟)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4.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节奏。
(四)理解诗句,疏通文意(12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理解诗句大意。
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学生疑问,并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
岱宗:指泰山。
夫: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丽。这句是说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都汇聚于泰山。
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割:分。夸张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突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
荡胸:心胸为之荡漾。曾云:层云。
决眦:极力睁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绝顶:最高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愿望,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瞰群山,群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使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五)研读诗歌,体会意境与情感(15分钟)
1.赏析诗歌前两联
提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惊叹和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大,诗人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视觉感受,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提问: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是如何描写泰山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分析: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汇聚于泰山。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 折扣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 护士分层管理指导意见.docx
- 抢工措施方案.docx
- 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docx
- 护士分级管理档案.docx
- 护士节比武方案.docx
- 护理三基考核题及答案.docx
- 护士节活动方案.docx
-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