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

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这种现象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C.城乡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土布质次价高,已退出市场

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逐渐取代土布,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这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后,大量洋纱、洋布涌入中国,导致家庭手工业破产,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以致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生产角色改变,故选B项。

答案:B

3.1864年包世臣记载:“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甚至破产。”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府的经济剥削和压迫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

解析:由时间“1864年”可判断C、D两项不符合题意。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故选B。

答案:B

4.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开平煤矿③上海发昌机器厂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由“自强、求富”可知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③④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A

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析:张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A项不对。据“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可知,B项不对,D项没涉及。

答案:C

6.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反映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C.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解析:西方先进科技与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说明中国引进西方科技以巩固封建统治,这一运动为洋务运动。

答案:B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提倡与鼓励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下产生的,故②③正确。①④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无关。

答案:B

8.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是()

A.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

B.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对封建势力妥协

D.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解析:从引文“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一句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有一定的依赖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9分)

(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1840年后”“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的信息可知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