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高三语文晨读06
名言运用示例+成语积累+《六国论》助记、默写+文化常识
【名言运用示例】
名言0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适用主题:“壮志”、“抱负”、“追求”等。
运用示例:“壮志”主题
有人问十岁的宗悫,长大后梦想是什么。宗悫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也有人问十六岁的李白,以后有何梦想。李白的答复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宗悫和李白,小小年纪便有雄心壮志,让人钦佩,也令人心向往之。?
名言0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适用主题:“豪情”、“抱负”、“追求”等。
运用示例:“豪情”主题
辛弃疾心怀壮志,想要收复中原,为此,一生都在奔走,劳劳车马未离鞍。虽然最终壮志未酬,但到死心如铁,想要试手补天裂。这种豪情与日月齐辉,和山河共色,至今让人钦佩。?
【成语积累】望文生义类
1、无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窘迫。【易误解为】没有藏身之地。
2、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易误解为】风雨成灾。
3、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易误解为】大钱小钱都不愿捐献。
4、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易误解为】刚刚下车。
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易误解为】乡下人,地位低下的人。
【背诵助记】
7.《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eq\x(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eq\x(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助记]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eq\x(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eq\x(厥)先祖父,eq\x(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eq\x(予)人,如弃草eq\x(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eq\x(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eq\x(厌),奉之eq\x(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eq\x(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eq\x(得)之。
翻译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助记]韩、魏、楚三国因赂秦而力亏,导致其灭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eq\x(迁)灭,何哉?与eq\x(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eq\x(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eq\x(洎)牧以eq\x(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eq\x(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eq\x(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eq\x(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翻译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3 《屈原列传》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3 《屈原列传》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04 《谏太宗十思疏》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4 《谏太宗十思疏》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05 《师说》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5 《师说》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06 《阿房宫赋》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6 《阿房宫赋》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07 《六国论》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8 《答司马谏议书》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8 《答司马谏议书》助记、默写+文化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09 《赤壁赋》助记、默写+官职和科举-(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09 《赤壁赋》助记、默写+官职和科举(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10 《项脊轩志》助记、默写+古代地理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10 《项脊轩志》助记、默写+古代地理常识(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助记、翻译、默写(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助记、翻译、默写(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 12 《报任安书》助记、翻译、默写(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解析版.docx
- 12 《报任安书》助记、翻译、默写(新高中语文课标60篇)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