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译文侍御史王平,字保衡,侯官人。章圣时,开始担任许州司理参军。乡下有个妇女乘驴独自走路,盗贼在田间把她杀害了,剥去了她的衣服就走了。那头驴逃掉,被田地旁边的一户人家捉住拴上了。案发以后,官吏搜到了那头驴,指认那户人家就是杀害那女子的人。审讯了四十多天,那户人家只承认收养了那头驴,确实没有杀害女子。王平感到怀疑,就把这个案情向上级汇报。州官是一个老官吏,向来强横骄纵,一点也不听从王平的意见,催促他尽快判决。王平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那州官于是大怒说:“你太懦弱了!”王平说:“如果因为懦弱触犯了您,不过被免职罢了。这和遵照您的意思枉杀了无辜的人,又让您得到一个不义的名声相比,掂量两者的轻重,那个更加严重?”上司不能让他改变看法。几天后,从河南押来一个逃兵,仔细审问,原来是他杀害了女子。那户人家得以活命。后来在州里集会,州官向他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先前差点误杀了人。”

学习目标1、学会用巧法解释课外文言文重点字词。2、掌握课内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翻译课外文言文3、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课内积累课外运用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精讲疑点考点

2017年泰安中考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①。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②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③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④。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②除:授予官职。③中:陷害。④忤: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盗诚无足虑者(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3)育论辨不已(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26\本文第②④两段用那些事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4分)

【答案】(1)确实,的确??(2)案件,冤案??(3)停止??(4)坚决,坚定。2、(1)只是我的能力不够,请皇上罢免我的职务。?(2)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3)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执行)。3、(1)向皇上直言进谏,表现他的正直忠诚、富有远见。(2)向皇上建言杀向绶表现他的不畏权贵、忠心爱民。(3)执政措施简单易行不容阻挠表现他的精明果断、处事坚决。(4)坚决办理范仲淹所奏请合理事宜表现他的坦荡磊落、公而忘私。

1.字词的解释2.句子的翻译3.内容的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常见考点人物性格品质概括文章主旨理解阅读文章后的启示关键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省略、倒装)

1、少孤,继母苦之:(一)、“课内迁移法”(依据:“必先苦其心志”)2、遣令归谛思之:(依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使……吃苦)(打发)3、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到)(依据:“诣太守)4、民尝辞讼(曾经)(依据:“尝贻余核舟一)自己说说《二五、二九、四一》后面字词解释

(二四)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

文档评论(0)

183****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