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请提交最近一个学期中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体的呼吸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以及空气质量与健康等知识点。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生理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认识到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呼吸系统健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然而,对于呼吸这一复杂的生理过程,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原理和机制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概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原理。
说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运用模型、图表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养成关注空气质量、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原理。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原理。
2.教学难点
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
五、教学方法
1.项目式学习法:以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方案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人体的呼吸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模型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生理过程。
3.实验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和气体交换过程。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
项目导入(3分钟)
1.教师展示一些因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的新闻报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项目主题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方案。
2.提问学生:要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方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那么人体的呼吸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它是如何工作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12分钟)
1.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利用呼吸系统的模型,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向学生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讲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例如鼻腔内有鼻毛、黏膜和丰富的毛细血管,鼻毛能阻挡灰尘,黏膜能分泌黏液,湿润和清洁空气,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喉是发声的器官;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将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等。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播放一段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空气在呼吸道中的变化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
教师强调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例如当空气中的灰尘、病菌过多时,呼吸道就难以完全阻挡和清除,从而引出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实验探究(15分钟)
1.呼吸运动的原理
演示实验:教师用一个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进行演示实验。将模型的玻璃罩模拟胸廓,橡皮膜模拟膈肌,气球模拟肺,钟罩内的气体模拟空气。通过向上或向下拉动橡皮膜,让学生观察玻璃罩、气球的变化以及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呼吸运动模型(材料:塑料瓶、气球、橡皮膜、胶带等),并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体验呼吸运动过程中胸廓、膈肌等结构的变化以及气体的进出情况。
组织学生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分析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关系,总结呼吸运动的原理:胸廓扩大导致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胸廓缩小导致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演示实验:教师向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模拟肺泡)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然后用一根吸管向容器内吹气,让学生观察澄清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