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逍遥游三维目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
2.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庄子散文的独特艺术风格。
3.了解庄子的生平及道家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理解文意。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文意。
2.理解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深入思考,并能联系实际生活有所感悟。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授法:系统讲解文言知识和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奇特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笔、深邃的思想,深深吸引着无数后人。这颗明珠就是《庄子》。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去领略庄子独特的思想魅力和文学风采。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河里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不禁感叹道: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反驳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笑着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故事展现了庄子对自然万物的独特感悟和他那充满奇思妙想的思维方式。那么,在《逍遥游》中,庄子又会带给我们怎样奇妙的思想之旅呢?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3分钟)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一生贫困,却拒绝了楚威王的高官厚禄,甘愿逍遥于天地之间。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源于道,提倡顺应自然,追求绝对自由。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后学所著。《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扶摇(tuán)坳堂(ào)夭阏(è)蜩鸠(tiáojiū)决起(xuè)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yàn)泠然(líng)万仞(rèn)蓬蒿(hāo)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和气势。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重点评价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语气是否符合文意。
4.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通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四)疏通文意,积累知识(20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
3.各小组代表提出仍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重点讲解以下文言知识:
实词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而上)
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游动的雾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正色:真正的颜色)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
辩乎荣辱之境(境:界限)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虚词
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其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MO联合CRRT技术_精选完整版.pptx
- 劳保采购合同范本 .pdf VIP
- GB_T 43697-2024 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docx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1).doc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土豆筛选机设计.docx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灵巧的手》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 中齿培训:赢在接诊.pptx VIP
- DB31∕T 1135-2019 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建设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