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蜀相》和《书愤》。
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精准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清晰掌握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包括意象运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并能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基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运用比较分析法赏析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挖掘诗歌内涵,培养学生知人论世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杜甫和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境仍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两首诗的诗意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心境。
细致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比较异同点。
2.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诗人复杂的情感。
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发现诗歌的独特魅力,形成个性化的诗歌鉴赏观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讲授法:对诗歌的背景、意象、表现手法等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画像和南宋时期的战争场景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能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相关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事迹以及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与历史人物和时代相关的诗歌《蜀相》和《书愤》。
2.简单介绍杜甫和陆游两位诗人: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其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今天,我们将通过比较赏析这两首诗,走进两位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蜀相》和《书愤》,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等。
4.全班齐读,读得流畅、有感情,整体感知两首诗的基本内容。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蜀相》和《书愤》,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每组选派代表提出小组内仍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中寻字,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急切想瞻仰其祠庙的心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二字,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祠堂的冷落荒凉,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追思之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体现他的雄才大略和耿耿忠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也引发后世无数英雄的共鸣。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诗人早年不知世事艰难,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
中原北望气如山,气如山形容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像山一样雄伟。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回忆两次战斗经历,描绘出南宋军队的英勇形象,也表达诗人对那段战斗岁月的怀念。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以塞上长城自比,如今壮志未酬,鬓发已斑,充满了悲愤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借赞美诸葛亮的《出师表》,表达自己对北伐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朝廷懦弱的不满。
(四)分析诗歌,体会情感(2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蜀相》和《书愤》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蜀相》: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同时借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诗人瞻仰武侯祠,看到祠堂景色,追思诸葛亮的功绩,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感慨万千。
《书愤》:诗歌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回忆早年的抗金抱负,对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表示不满,以诸葛亮自比,渴望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却无奈岁月流逝,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