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
“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
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
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
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
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
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
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
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
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
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
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
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
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
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
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
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
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
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
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
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2/35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暮江吟
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
首古诗。“离离原上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
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
二、解题,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