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1医疗与公共卫生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VIP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1医疗与公共卫生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考点规范练41医疗与公共卫生

一、选择题

1.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难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疫病发生的次数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尚未得到完全开发,相对而言疫病发生频率较低;北方经济旺盛,人口密度大,疫病发生的次数较多,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

2.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持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下列关于明朝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效果不显著

B.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

C.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见

D.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表明明朝政府应对疫病以灾后赈济为主,故B项正确;明朝应对疫病的措施取得肯定成效,解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理学主见,故解除C项;题干材料“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体现不出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解除D项。

3.东汉时,中医发觉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古巴比伦王国、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白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峻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传统医学具有阅历性特征

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

D.中医药须要现代科学验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医只是发觉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缺乏更深化的探究分析,说明传统医学具有阅历性特征,故选B项;依据题干材料“古巴比伦王国、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可知,中医并不是长期领先欧洲医学,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的是欧洲科学家,与中医无关,C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探讨而深化本质,而不是中医药须要现代科学验证,D项错误。

4.明清时期,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相识仍未超出汉朝“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化探讨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缘由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这表明()

A.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B.医药学家相识到传染病的本质

C.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

D.医药学探讨推动了人口增长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传染病流行”,但是医学家对传染病的相识仍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为了解决传染病流行的问题,医学家们只能“深化探讨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缘由和医疗方法”,推动了温病学说的创立。题干材料表明医学理论的进步是“传染病流行”的社会现实推动的,故选C项;A、B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未超出汉朝‘伤寒论’的范围”不符,故解除;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解除。

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留下了闻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要全力以赴,实行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苦痛和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运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假如我能严格遵守上面誓言,恳求神祇让我的生命与医术得到无上光荣。”这说明当时()

A.神灵崇拜盛行

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C.宗教意识觉醒

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答案:D

解析:依据誓言中“我要全力以赴,实行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苦痛和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运用它”,可知希波克拉底留意医学为人服务,相识到人的价值,说明当时人文精神影响医学,故选D项;题干材料的侧重点是人而不是神,解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当时对医生的职业要求较高,解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人的意识的觉醒,而不是宗教意识,解除C项。

6.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其中有一幅图画《西医治病》中注释道:都中施医院之西医某君……未谙言语,而治病给药必需详询,方知病之原委。有西女某,教中人,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司……赴院病人,日以百计。这反映了()

A.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朝气

B.西医西药广泛传播

C.报刊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

D.西学东渐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刊登的《西医治病》画中文字说明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体现了中国人对西医作用和影响的认可,说明西学东渐有所发展,D项正确;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8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