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3T-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地方标准《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蚕桑是我省历史经典产业和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栽

桑养蚕环节中桑苗生产历史最悠久,浙江苗农掌握桑树嫁接

技术可追溯到宋代。凭借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以及成熟

的技术这些优势,造就了浙江成为全国嫁接桑苗主产区,20

世纪90年代,全省桑苗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年生产

嫁接苗9.1亿株,80%以上销往外省,长期以来,桑苗生产及

大量外销为我省乃至全国桑树良种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

全省桑苗种植面积2.1万亩,年产嫁接苗4亿多株,占全国

市场的85%左右,产值约6亿元,满足了国内蚕桑生产需要,

近年还积极探索蚕桑种业“地瓜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

路”建设,通过规模化建设、品牌化经营等一系列举措,做

大基地、做强主体、做优品牌,加快了桑苗走出国门的步伐,

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家。

在桑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嫁接桑苗繁育技术

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操作,主要是很多农户存在技术不标准、

凭经验操作的现象;蚕桑生产全过程中,蚕种生产、小蚕共

育、蚕茧生产等环节都有省级标准,唯独缺少了嫁接桑苗生

1

产方面的标准,没有形成闭环,与现代农业要求不匹配,与

我省嫁接苗生产的地位、声誉不相适应。这些不利因素不仅

制约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也不利于稳定和巩固我省

桑树种苗生产在全国的“尖子生”地位。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5年第一批浙

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市监标准〔2025〕1

号)要求,省地方标准《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列入2025

年第一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第17项,由浙江省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牵头负责制定。

(二)协作单位

本标准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试验、总结等

工作安排,浙江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海宁市经济作

物技术服务站、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

桑苗生产主体等单位共同协作起草,参与编写及试验。

(三)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起草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制定计划要求,于2025年2

月成立了本标准起草工作小组。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编

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标准编制的计划安排和时间节点对

2

各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和主要

职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还提出了工作思路和阶段任务。

项目组还积极汇总了相关的科研成果,系统梳理和收集了基

础资料,为标准的起草工作做了充分扎实的准备。

2.开展广泛调研,形成标准讨论稿

起草小组针对《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草案框

架,实地到海宁、桐乡生产主体开展调研,查阅文献、梳理

现存问题、内部多次研讨,形成了《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工

作小组讨论稿)》。

3.召开标准推进会,确保标准高质量完成

2025年2月18日,邀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育种专

家吕志强研究员等3位专家对《嫁接桑生产技术规程(工作

小组讨论稿)》主要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等内容进行论证。专家针对文本提出增加嫁接体、根颈等术

语,需完善嫁接方法,增加倒袋接和芽接技术内容,针对近

年来出现的栽植新模式,增加青苗环节,模式图内容需细化、

具有可操作性等。会前,评审专家,标准起草组成员还实地

调研了桐乡桑苗生产情况。起草工作组充分吸收各位专家提

出的意见建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征

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3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制定坚持科学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在标

准制定过程中,查阅了相关资料,按照GB/T1.1-2020《标准

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

求,力求做到:技术术语正确无误;文字表达简明、准确;

构成严谨、合理;内容编排符合规范要求。

1.科学性

本标准充分参考了省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以及起草组

前期的研究

文档评论(0)

hcmpv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