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点09 鉴赏事物形象(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题型细化专项训练

考点09鉴赏事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临江仙.探海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尤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胜向青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词中的梅花有什么性格特征?请根据作品加以分析概括。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韩偓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①何曾用不材。

注:①调鼎:语出《尚书》,比喻宰相职位。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直接点题,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冬两开的梅花,表明自己被重新重用是朝廷的栽培。

B.三、四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表现腊梅晶莹的姿态以及浓郁的幽香。

C.“夭桃”,艳丽争春的桃花,喻指那些凭借“东风”献媚取宠但是才能平庸的朝廷群小。

D.诗歌以情布局、以景衬情,并用香魂与寒霜、诗人与“不材”构成对比,富有艺术魅力。

4.诗歌五、六句的意思是什么?塑造了腊梅怎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见鹦鹉戏作四句??

王安石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

直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咏鹦鹉

僧定渚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5.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前两句用虚写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鹦鹉不能翻翅、憋屈烦闷的现实处境。

B.僧诗前两句赞鹦鹉,流露出了诗人对鹦鹉优越生活条件和稀有才干的艳羡之意。

C.这两首诗都是咏鹦鹉的绝句,前两句都摹写鹦鹉,后两句转为议论,暗含寄托。

D.这两首诗塑造的鹦鹉形象鲜明,诗人笔力峻峭,感情厚重,言简而又意蕴丰富。

6.试比较两首诗中,鹦鹉形象的异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巨鱼纵大壑①

钱起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②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③,隐晦诮泥龟④。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注]①本诗是钱起为应试而作。②龙摅:指龙飞腾上天。③幕燕:筑巢在帷幕上的燕子,比喻处境极安全。④泥龟:出自《庄子》,“吾将曳尾于涂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巨鱼遨游于大壑与天空,其势如同飞腾的龙,又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

B.巨鱼不被理解,暂且偷安的燕子嗟叹它的危险,曳尾泥涂的龟讥讽它的不遇。

C.诗歌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以营造宏大雄浑的意境,表现出刚健豪迈的诗风。

D.最后两句点明巨鱼腾跃蕴含的意义,“逢明主”与前面的“乘时”遥相呼应。

8.全诗描绘了巨鱼怎样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雁

【唐】陆龟蒙①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②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回雁峰。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照应首联,言归雁行程之远。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雁群所处的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10.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①十三余,豆蔻②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①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②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少女。

1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中,第一句“娉娉袅袅十三余”通过正面描写,写出女子十三岁的芳龄。身姿轻盈美好,第二句“豆蔻梢头”用比喻手法写出女子美貌如花,又暗自照应了“妈娉袅袅”四字。

B.其一中,第三四句,通过侧面烘托,写出十里长街的“扬州路”上,不知珠帘下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都比不上作者要“赠别”的对象。

C.其二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中,“似”运用比喻手法,明明多情,却说“总无情”,表面好像“无情”,实际是因为“情至深”。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