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17课《爱莲说》(教师版)2024-2025学年期中期末备考复习 统编版.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17课《爱莲说》(教师版)2024-2025学年期中期末备考复习 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期中期末备考复习)

第17课《爱莲说》

(一)原文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注释

①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②蕃(fán):多。③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他喜爱菊花,常在诗中咏菊。④李唐: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李唐”。⑤予:我。⑥濯(zhuó):洗涤⑦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⑧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⑨鲜(xiǎn):少⑩宜乎:当然

补充注释

(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是著名的隐士。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

(2)“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3)水陆草木之花:之,的。(4)可爱:值得怜爱。(5)者:花。(6)甚:很,非常。(7)自:自从。(8)独:只,仅仅。

(9)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出:长出。(11)淤(yū)泥:污泥。(12)染:沾染(污秽)。(13)妖:美丽而不端庄。(14)通:贯通;通透。

(15)直:挺立的样子。(16)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17)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18)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19)益:更加。(20)清:清芬。

(21)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22)植:树立。(23)可:只能。(24)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25)谓:认为。(26)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27)盛:广。(28)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29)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30)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3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32)闻:听说。

(33)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4)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众:众多。

(三)课文分析

1、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2、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4、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5、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6、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7、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对这种观点认同吗?

9、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课堂练习

(一)(8分)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zhenp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