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免疫缺陷症(如艾滋病等)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引发癌症吗?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第3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长素化学本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的部位——产生的部位——分布的部位——运输的方向——吲哚乙酸尖端尖端下部分裂能力强的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横向运输——尖端(主动运输)第33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芽茎10-1010-810-610-410-2(mol/L)抑制促进0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第34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是不一样的;②三者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是根〉芽〉茎。(2)针对三条曲线对比分析,可以得出:②三者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另:不同植物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第35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4)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如2,4—D)除草②a用材乔木要保护其顶芽;b果树、行道树、草莓、西瓜要在一定时期切断顶芽;c棉花要适时摘心③无籽果实第36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主要作用1.生长素2.赤霉素3.细胞分裂素4.脱落酸5.乙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根冠、萎蔫的叶片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实更多促进果实成熟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主要的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第37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打破人参﹑马铃薯种子的休眠促进芹菜﹑芦苇的高产加速凤梨﹑柿子﹑番茄的果实成熟促进甘薯﹑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赤霉素类----赤霉素类----乙烯利----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第38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种群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2.种群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第39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样方法: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A.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B.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C.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边缘效应: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的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做统计。②标志重捕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N:M=n:mN=m(重捕中标志数)M(总标志数)n(重捕个体数)第40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k/2种群“J”型增长曲线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等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趋势。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第4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群落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3.种内和种间关系种内斗争: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发生的斗争。第4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种间关系关系类型物种关系一般特征实例AB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相互依存根瘤菌与大豆+-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