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VIP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8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解析:依据所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答案:C

2.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A.学习先进科技 B.涉及体制改革

C.增加海军实力 D.开办近代教化

解析:在学习先进科技、增加海军实力、开办近代教化等方面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的主见是相同的,故A、C、D三项解除;戊戌新政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涉及体制改革,符合题干中“超越”的意思,故B项正确。

答案:B

3.“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软弱,农夫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务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解析:从材料中“瓜分豆剖”“扶清灭洋”“农夫阶级”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故选B项。

答案:B

4.义和团运动最干脆的作用是 ()

A.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C.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D.阻挡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

解析:义和团运动在确定程度上抵制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这是其最干脆的主动影响,所以选A项。

答案:A

5.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斗争是()

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

C.甲午中日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D

6.《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记,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形成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帮助列强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标记着清政府在抗拒外来侵略方面已经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日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上皇帝第四书》《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依据材料一、二,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相识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一、二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见在当时不能实现的缘由。

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缘由: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②光绪帝主见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课堂建构

基础巩固

1.“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事务发生于()

A.1894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1年

解析:“和议将定”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是指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康有为在探讨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缘由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指责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解析:康有为的这两部著作是借孔子之力,为维新变法找寻历史和理论依据。顽固守旧势力是反对变法的,其反对变法的理由就是祖宗之法不行变,而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自然会遭到抵制。

答案:D

3.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开成为亡国之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其主要缘由是()

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反潮流

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破坏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

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

解析:本题考查百日维新失败的主要缘由。A项说法不精确,当时的变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B、D两项是重要缘由,但和C项比较起来,处于次要地位。

答案:C

4.义和团“扶清灭洋”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指尖商务服务店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们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富有创意的文档创作团队。他们擅长于撰写各种类型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计划书、项目报告、产品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无论您需要什么样的文档,我们都能为您量身定制,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认证主体南江县集州街道指尖商务服务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1922MADJJPY30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