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跟踪训练9劝学.doc

2018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跟踪训练9劝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训练(九)劝学

A组: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金就砺则利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A项,“”通“煣”;B项,“有”通“又”;D项,“生”通“性”。

答案:C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eq\b\lc\{\rc\(\a\vs4\al\co1(①非利足也,②金就砺则利))eq\b\lc\{\rc\(\a\vs4\al\co1(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A.两个“利”字相同,两个“明”字也相同

B.两个“利”字相同,两个“明”字不同

C.两个“利”字不同,两个“明”字相同

D.两个“利”字不同,两个“明”字也不同

解析:①“利”,(走得)快。②“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③“明”,明达。④“明”,智慧。

答案:D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作动词,游水;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D项,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答案:B

4.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A、B、C三项中的“焉”都是兼词,D项中的“焉”是助词。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A、C两项均为“于”字结构的介宾结构后置句,D项是“乎”字结构的介宾结构后置句,B项为否定判断句。

答案:B

6.名句默写。

(1)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为轮虽有槁暴使之然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与“真”相对)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

C.以为轮(成为)

D.而闻者彰(清楚)

解析:A项,假:借助,利用。

答案:A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eq\b\lc\{\rc\(\a\vs4\al\co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eq\b\lc\{\rc\(\a\vs4\al\co1(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A项,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B项,表转折的连词,却/表递进的连词,而且;C项,均为连词,就;D项,代词,它/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在最后一段: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B.“学不可以已”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C.第二段的中心是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D.这几段文字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解析:A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第一段:学习不可以停止。

答案:A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