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真题7篇) .pdf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真题7篇)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

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

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

7篇),欢迎大家分享。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

在我们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一代他们追求韩剧美剧,喜欢

汉堡泡菜。他们在情人节的时候示爱表白,在圣诞节的时候互送礼物。

在我们中国,这些外来节日的气息是非常浓厚的,反观我们中国自己

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被本国人民所认识。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关注中

国传统文化,大家要学会弘扬传统文化。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

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

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

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

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

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

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

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

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

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

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

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

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

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

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

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2

这些天,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

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起源和关于节日的文化。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不难看出,贯穿着这些节日的正是:

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从传统的节日中,我深刻地

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先说春节吧,它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

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

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守岁”,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要进行各种

游戏,如下棋、玩纸牌、玩麻将、看春节晚会等等。在摆放的节日供

品中,必备一大盘苹果,这叫做“平平安安”。还有些地方在守岁时

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口彩:吃枣表示春来早,吃柿饼

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

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义,这些习

俗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

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

再说中秋节吧。“中秋节”又名“祭月节”,农历8月15日,有

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以有中秋一词记载。到了春秋战国,

每逢中秋节,大家都要举行赏月和祭月的仪式。中秋节在这个时期已

经初见规模了。明、清时代的中秋节,赏月依旧,一轮圆月东升时,

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和各种水果,边赏月,边畅

谈。中秋赏月的习俗流传至今。瞧,月光下,人们在自家小院品尝月

饼、欣赏月色。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拿月饼来照月亮,比较哪个

更圆,还担心着月饼会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乐融融。

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每一个节日,

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

中,愿我们更多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

文档评论(0)

189****9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