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播学纲要(第3版)作者版 PPT第十章 传播现象的批判视角.pptx

传播学纲要(第3版)作者版 PPT第十章 传播现象的批判视角.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纲要(第三版)OutlineofCommunication陈力丹胡易容著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第十章传播现象的批判视角一、大众传媒批判二、当代信息社会批判三、培养媒介素养

第十章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章节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异化“”文化工业”等概念,了解法兰克福学派和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不同观点,理解文化领导权、文化帝国主义等理论;2.了解信息过载、信息垃圾、网络病毒等信息异化现象的表现及危害,理解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3.掌握传统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的历程、新媒介素养的要求,了解受众控制和技术控制的方式及影响。1.能够运用所学的批判理论,分析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权力运作中的问题;2.提升在信息时代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增强运用媒介的能力。能力目标传播学纲要

第十章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导入1932年,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Huxley,1894-1963)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以讽刺的手法描写了他心目中的未来世界:公元2532年,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没有人会再愿意读书,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变得越来越自私盲目……这个因技术发展和政治压制而变得无人性的世界是否会是今天的写照?传播学纲要----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形态、渠道的媒介,媒介带给人们种种新奇和快乐。但是,当媒介变得无处不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与人们融为一体的时候,人们难以清醒地认识它,可能会沉溺在它营造的繁华世界里,不去思考它给人的良性发展带来的潜在威胁。思考媒介的潜在威胁

一、大众传媒批判人们所处世界的庞大、复杂与人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行为决策的前提——信息的获取必须有所依凭。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从符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随着人们符号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在工业社会,这种依凭主要是大众传媒。”19世纪中叶起,大众传媒逐渐担当起“信息代理者”的中介角色,人们通过媒体了解社会,并从中获取各类新闻、其他信息和谈资。正如李普曼所言:“人类正不断学习用其大脑去观察世界更广袤的部分,这部分世界原本是人看不清、摸不着、闻不到、听不见,也记不住的。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开始逐步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关于那个自己不可企及的广袤世界的‘可靠’的图景。美国媒介批评家谢昂(RobertShayon,1912-2008)说:“批评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类的探索,这在孕育人类命运的用意上,比登陆月球重要。”因为从事信息采集与传播的媒介组织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世界相吻合的程度与人类利益攸关。传播学纲要----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

媒介作为一种异化力量“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GeorgHegel,1770-1831)使用的一个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出现过200多次,意指人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控制和支配。当下,媒介信息与媒介产品充斥现代人的精神和生活,人们生存于媒介创造的环境中而远离“真实”生活,习惯于浮华的“表层娱乐”而不再追问“深层意义”,失去人应有的批判精神与超越维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成为一种与客观世界相对应,但一定程度上又是异化的力量。传播学纲要----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一)大众传媒重要性凸显一、大众传媒批判

这个学派的学者认为,从神话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的启蒙过程,同时也蕴涵着文明到野蛮的异化过程,启蒙精神由于自身逻辑而走向反面。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用科学的、工具的理性来控制社会,将一种新的秩序、控制和支配的体系强加给人们。法兰克福学派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法兰克福学派,将批评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社会与批评美国的消费社会的语境混合起来,提出“文化工业”理论。在该学派的概念中,“文化工业”基本上是“大众文化”的代名词。文化工业是技术理性的产物,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机械复制。艺术本是超越的,通过表现另一个世界从而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机械复制虽然对艺术生产有促进作用,但却破坏了艺术作品的“韵味”和“独一无二的权威性”,使艺术流入现代工业文明和商品之中。传播学纲要----传播现象的批判思考1.作为工业的社会文化(一)大众传媒重要性凸显一、大众传媒批判

对于大众来说,文化工业凭借技术的复制对艺术进行框定,文化产品变得一体化、标准化,人们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进行无本质差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副教授持证人

知识共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4日上传了副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