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情
分析
试题
情境
生活实践类
家用电器、新能源电动汽车、超级电容器、手机充电等
学习探究类
电表改装、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第50课时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
目标要求1.知道电流的概念、表达式及微观表达式,理解电阻定律。2.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伏安特性曲线。3.会进行串、并联电路分析,理解电表改装的原理。4.理解焦耳定律并能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考点一电流的概念及表达式电阻定律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qt
2.电流形成的条件: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电流的标矢性: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公式:R=ρlS
其中l是导体的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ρ是导体的电阻率,其国际单位是欧·米,符号为Ω·m。
(3)电阻率
①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②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超导体:一些金属和合金在温度低到临界温度时,电阻可以降到0。
1.由I=qt可知,I与q成正比,与t成反比。(×
2.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
3.由ρ=RSl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4.电阻率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1.如图所示,设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试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答案推导:t时间内电荷定向移动的距离L=vt,t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数N=nvtS,t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Nq=nvtSq,电流I=Qt=nqvS
2.在导体导电时,电流的电场建立速度与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同吗?
答案不同,电流以光速传输,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远小于光速。
例1(2024·山东聊城市质检)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mv22eL B.mv2
答案C
解析由电流的定义式可知,I=qt=nvtSet=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LS=ρneLv,又电场强度大小为E=UL,故
电流的三种表达式及其比较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含义
I=q
一切电路
qt反映了I的大小,但不能说I∝q、I∝
I=nqSv
一切电路
从微观上看,n、q、S、v决定了I的大小
I=U
金属、电解质溶液
I由U、R决定,I∝U、I∝1
例2(2024·广西卷·6)将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段导体L1、L2无缝连接成一段导体,总长度为1.00m,接入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滑片P从M端滑到N端,理想电压表读数U随滑片P的滑动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导体L1、L2的电阻率之比约为()
A.2∶3 B.2∶1 C.5∶3 D.1∶3
答案B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R=ρLS,得ΔR=ρΔxS,根据欧姆定律ΔU=I·ΔR,整理可得ρ=SI·ΔUΔx,结合题图可知导体L1、
考点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不适用于气态导体或半导体元件。
2.对U-I图像和I-U图像的理解(如图甲、乙所示)
(1)图中RaRc,RdRf(均选填“”“”或“=”)。
(2)图线b上的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不断变小,电阻不断变小;图线e上的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不断变大,电阻不断变小。
注意:b、e表示非线性元件,应根据R=UI计算某点的电阻,而不是根据该点切线的斜率(或斜率的倒数)
3.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I=I1=I2=…=In
I=I1+I2+…+In
电压
U=U1+U2+…+Un
U=U1=U2=…=Un
电阻
R=R1+R2+…+Rn
1R=1R
功率分配
P1R1=
P1R1=P2R2=…=PnRn
P总=P1+P2+…+Pn
4.电表的两种改装的比较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内部电路
改装原理
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
所需电阻阻值
R=UIg-
R=U
改装后的量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