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特色教育/幼小衔接专题
编订:XX文讯教育机
幼儿园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幼小衔接中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
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
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
使用。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
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入,幼小教育之
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幼小衔接工作尚存在着单向衔接、片面衔接、
突击衔接、形式衔接等诸多问题。我认为,应该辩证地认识这些问题,理顺其中的利弊,为
实际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幼小衔接具有双向性和共向性的双重指标
现象一,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而小学却被动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
现象二,幼儿园与小学都积极开展衔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但在实际研讨
过程中,由于理念差异而产生分歧,双方相持不下。
现象一显然有悖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发展具有连续性,这决定了在衔接时
期,幼小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为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幼儿园
第2页共8页
幼儿园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要积极向对方靠拢,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双方既要
保持各自的独立.}生、特殊性,又必须同时保持连续性,共同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
可能性。这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双向性原则,是幼小衔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但由于幼小两方处于不同的教育阶段,一些观念上的差距在所难免,即便双方进行积极
的衔接工作,尚存在不少分歧。我园在参与省级课题《新形势下的中小幼教育衔接行动研究》
之后,与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通过互换角色上课(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
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互动评课(小学教师给幼儿园教师评课、幼儿园教师给小学教师评
课)、小学教师专题讲座、学生个案移交等形式,与小学紧密联系、互动交流,使幼小双方均
对另一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有了具体的认识,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教育链。但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发现,由于双方在理念上的差异,在研讨中常会形成争论,双方相持不下。争论逐渐向
何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幼儿的终身发展这一方向转移,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任何一级的学校
教育都已经不能保证人一生的充分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社会与人们本身发展的需求,时代
要求我们应该从这一新的视角去审视各阶段教育的意义与相互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不管
是幼儿园教育也好、小学教育也好,都是在为孩子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教育与
幼儿园教育又具有共向性这一特点。当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产生矛盾与分歧
时,便可以立于这一基点解决问题。
第3页共8页
幼儿园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6月8日上海市税务局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水浒传读书分享.pptx VIP
- 老旧小区电力线路改造方案.docx VIP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精编答案.docx
- 杭州西奥电梯XO-CON8642调试说明书.pdf
- 2024年1月27日苏州市税务局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课件)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pptx
- 2025年湖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共八套) .pdf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2024年1月21日安徽省阜阳市税务局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