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端午节演讲稿600字_端午节演讲稿范文大全 .pdf

端午节演讲稿600字_端午节演讲稿范文大全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节演讲稿600字_端午节演讲稿范文大全

端午节——我们的传统佳节,但是我们却在渐渐的远离传统,不

要让传统成为历史,让我们将传统继承下来吧。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

出的是端午节演讲稿,欢迎阅读。

端午节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

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

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

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

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

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

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

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

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

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

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

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

、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

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

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

中以___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

且流传到国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

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

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

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

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

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

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

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2004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

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

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

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

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

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

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

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

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

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

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

来勉励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

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

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

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

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

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

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

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

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

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档评论(0)

sanshu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