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课前发放问卷调查:
同学们::
大家好!为了提高大家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我们特地开展此次关于电信诈骗常识的调查。您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和分析,请您放心作答。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一、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8-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3.?您的职业:
A.学生
B.上班族
C.自由职业者
D.退休人员
E.其他
二、电信诈骗常识了解程度
1.?您是否听说过电信诈骗?
A.听说过
B.没听说过
2.?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电信诈骗手段?(可多选)
A.假冒公检法机关诈骗
B.电话诈骗
C.网络诈骗
D.短信诈骗
E.社交软件诈骗
F.其他
3.?您是否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作案方式?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4.?您知道电信诈骗的立案标准吗?
A.知道,且能准确说出
B.知道大概范围
C.不太清楚
三、个人防范意识
1.?您是否曾经遭遇过电信诈骗?
A.是
B.否
2.?如果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涉及个人信息和资金等问题,您会:
A.按照对方要求操作
B.谨慎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
C.直接挂断或忽略
3.?您是否会定期关注电信诈骗的防范知识?
A.会,经常关注
B.偶尔关注
C.从不关注
4.?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范电信诈骗?(可多选)
A.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B.警惕陌生来电和短信
C.定期更新密码
D.安装防诈骗软件
E.其他
四、宣传教育
1.?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电信诈骗的相关信息?(可多选)
A.电视新闻
B.网络媒体
C.社区宣传
D.朋友告知
E.其他
2.?您对当前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3.?您认为以下哪种宣传方式对提高电信诈骗防范意识最有效?(可多选)
A.案例分析
B.专家讲座
C.宣传手册
D.线上视频
E.其他
五、其他
1.?对于电信诈骗,您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或建议?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这份问卷!祝您生活愉快!
?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高识别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讨论学习加深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案例一:张某女儿(10岁)拿着其手机玩耍,一某书app好友给其女儿转发了一张图片,并称转发该图片到其他群聊即可获利200元,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对方给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其女儿扫码向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因其女儿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对方账户被封,要求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转账,其女儿继续扫对方收款二维码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8笔,共计40180元,后被李女士发现遂报警。
案例二:郑某(15岁)想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了APP,下载好后其就将账号信息挂在APP内,没多久就有人跟其私聊,并约定好购买价格,其将链接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已经付过款了,但需扫二维码解绑游戏账号,其在QQ上和客服联系时,客服称需要缴纳20000元的违约金并称对方已经缴过了一部分违约金,其缴纳过违约金后客服称账户被冻结,需要再转账60000元,其转账8000元后和买家联系,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其便在官方APP内联系客服,客服称不需要缴纳那么多钱,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8000元。
案例三: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至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
案例四:赵某(12岁)在看某手上看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某游戏皮肤,让添加他的群聊,后对方发二维码让用QQ扫码进入领皮肤,在确认领取的时候跳转页面变成了QQ群页面,其加入群后对方说支付1.88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通过扫码微信支付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对方,接着对方说其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万,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接着对方指导其于2023年1月3日19时向对方指定微信账号转账3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