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端午节班级演讲稿5篇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节班级演讲稿5篇

端午节班级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友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那端午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

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挨次推

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

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

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

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

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

人划船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

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

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

第1页共9页

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

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

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

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肯定要好好学习,每天向

上。感谢大家。

端午节班级演讲稿2

各位师生:

大家好!

今年的6月7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

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

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

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

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

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

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

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第2页共9页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特别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

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期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期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

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宏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

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创造了“惟

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

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最长的抒

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

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

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

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宏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

文学家,他却胜利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

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

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气,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很多

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宏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

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

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第3页共9页

文档评论(0)

189****9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