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眉山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眉山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0

2022级高二生物下期入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胆固醇、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中

D.外界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分析】1、内环境中不存在于的物质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DNA分子复制、DNA分子转录、mRNA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在细胞内合成后直接分泌到体外的物质:消化酶等。

③不能被吸收的物质:纤维素等。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稳态会遭到破坏。

【详解】A、内环境指是细胞外液,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内环境维持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包括PH、渗透压、温度,但不仅限于这些,C错误;

D、外界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内环境也可能遭到破坏,如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细菌病毒的入侵等,D错误。

故选B。

2.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对照实验和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60℃恒温灭菌的土壤是实验组

C.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答案】B

【解析】

【分析】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预实验中应设置对照实验,以便找出较为适宜的浓度范围。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所提出的一种解释,所以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

【详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在相同间隔的时间内对酵母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因此实验前后本身就是对照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错误;

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照组遵循自然条件,让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常发生分解作用,即60℃恒温灭菌的土壤是实验组,B正确;

C、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减少浪费,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错误;

D、为了避免实验的盲目性进行预实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确定浓度的大概范围,而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D错误。

故选B。

3.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调查水稻天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其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

③调查生长在锦江江边的水葫芦种群密度时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在农田中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避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用标志(记)重捕法需要注意标记物对标记动物的生活、再次捕捉等没有影响且不易脱落。

2、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常用方法,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详解】①水稻天敌跳蝻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①错误;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算出的估算值偏大,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②正确;

③锦江总体为长条形,可用等距取样法,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③正确;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④正确;

⑤在农田中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⑤错误;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