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特很长时词。下列事作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
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使得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C.表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成功运用
D.对民族平等、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
4.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
①李四光
②鲁迅
③聂耳
④徐悲鸿
⑤钱学森
⑥袁隆平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⑤⑥
7.下列属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秧马 C.耧车 D.翻车
8.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9.《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强烈的、进步的时代精神。对这一“时代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C.促成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
D.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10.有关京师大学堂说法正确有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C.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D.辛亥革命以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1.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2.“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那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14.他是个文采逊于武功的马上皇帝,一个出身于普通农家的青年,靠着三千子弟起家,一路拼杀,灭秦败项,终于一统天下,开创了传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业。他开创的这个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明朝
15.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调适的产物。下列对这一“调适”分析正确的是
①这些“调适”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②这些“调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③这些“调适”从本质上讲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④每次“调适”都包含着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并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
B.儒法并用
C.重用外戚
D.“以德化民”
17.2000年1月1日出版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