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442—2023
杨树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3-08-07发布2023-11-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442—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病情调查 1
5防治措施 2
6防治效果调查 3
附录A(资料性)杨树黑斑病的危害特征和发生规律 4
附录B(资料性)杨树黑斑病标准地调查表(样式) 5
DB41/T244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大整、崔晓琦、李娟、孙秀春、汪丽莎、李香田、李运兵、刘小娟、陈颖、宋刚勇、沈伟、郑谊、刘斌、董国乐、李秀丽、万少侠、陈元兵、朱洪、赵来、刘少强、徐彬。
DB41/T2442—2023
1
杨树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杨树黑斑病的术语和定义、病情调查、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2648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杨树黑斑病
由杨生盘二孢菌(Marssoninapopuli)和杨褐斑盘二孢菌(M.brunnea)引起的杨树叶部病害,可导致杨树提早落叶。
3.2
感病率
单位面积上感病的叶片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4病情调查
4.1调查时间
按照杨树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参见附录A),在4~9月开展调查。
4.2调查方法
4.2.1踏查
按照杨树黑斑病的危害特征(参见附录A),根据杨树的种类、树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等确定踏查路线,沿林班线、林间道路、农田林网等线路进行踏查。
4.2.2标准地调查
DB41/T2442—2023
2
如果踏查发现危害症状,应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每块标准地3亩左右,路渠林带每隔5km~10km设置1块标准地,调查面积按照74株折合1亩。标准地内寄主植物不少于30株,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少于寄主面积的3‰,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尽可能3次以上重复。以面积设立标准地比较困难时,应设立标准株进行调查,标准株的数量不少于30株。
片林: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法或平行线法抽取样株进行调查。路渠林:在标准地内每隔3~4株抽取1株样株进行调查。
每株在东、西、南、北方位各选取1枝50cm枝条,统计叶片数量和受害叶片数量,调查结果记录在杨树黑斑病标准地调查表(参见附录B),计算感病率。标准地感病率代表受害小班感病率。
感病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α感病率;
A1感病叶片数量;A2全部叶片数量。
4.3危害程度划定
根据感病率对杨树黑斑病的危害情况进行分级:感病率≤30%为轻度,30%<感病率≤60%为中度,感病率>60%为重度。
5防治措施
5.1营林措施
5.1.1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杨树品种,如南抗系列、I-107杨等。
5.1.2营造混交林
选用杨树和楸树、栾树、泡桐等多树种配置,进行片状、带状混交。营造混交林的适用条件和配置要求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苗木做到随起随栽,及时检疫,运输时避免损伤。
5.1.3科学抚育5.1.3.1疏伐
在同龄林中,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杨树,间密留匀、去劣留优。疏伐适用条件和控制指标按照GB/T15781规定执行。
5.1.3.2整枝修剪
落叶后进行修枝,保持通风透光,幼树宜适当晚修枝,修枝时应平贴着树干下剪或下锯,切口平滑,伤口较大的用保护剂涂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_T 2445-2023 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技术规范.docx
- DB41_T 2431-2023 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10000).docx
- DB41_T 2462-2023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ocx
- DB41_T 2401-2023 钢骨架结构塑料大棚设计规范.docx
- DB41_T 2499-2023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docx
- DB41_T 2528-202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技术规范.docx
- DB4101_T 64-2023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规范.docx
- DB41_T 2474-2023 梅花玉 鉴定与分类.docx
- DB41_T 2495-202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范.docx
- DB41_T 2463-2023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监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