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时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国家治理导学案.docx

第4课时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国家治理导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班级姓名小组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中外历史纲要上)

2.了解两汉时期政治体制、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边疆政策和民族关系;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选择性必修1)

3.了解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和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选择性必修2)

【重点难点】

1.两汉中央集权的巩固,东汉后期的社会问题2.儒家思想对汉朝国家治理的影响3.汉朝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导学流程】

一、自主完成课本预习并对课本知识缩写

二、问题探究

任务一:西汉的强盛

材料一周代“三圣(文王、武王、周公)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所以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秦朝“姗(讪)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其白梃(大杖),刘项随而毙之。”“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王、侯)。”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二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决策者,公元前127年,需要进行一项重大决策,是否推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在决策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出于怎样的考虑,你怎样看待秦汉时期分封制的废立?

(2)请在材料二文本框内A、B两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3)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任务二:大一统国家巩固

材料三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问题](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举措。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任务三:正统思想确立

材料四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

上中(仁人)

孟子、屈原、荀子

上下(智人)

子贡、范蠡、廉颇

中上

老子、商鞅、韩非

中中

齐桓公、吕不韦、荆轲

中下

秦始皇、李斯、陈胜

下上

宋襄公

下中

夏桀

下下(愚人)

商纣

[问题](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任务四:两汉的衰亡

材料一从元帝(刘奭)到孺子婴时代是西汉晚期。这时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商人势力也重新兴起,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危机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百姓财竭力尽……

——《汉书·谷永传》

东汉外戚梁冀与宦官曹腾合谋,扶立尚未成年的桓帝。从此“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两汉政权衰亡的关系。

(2)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两汉衰亡的原因。据此你有何启示?

三、思维导图

四、高考真题:

1.(2022·海南卷,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2.(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