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师夷长技与早期维新思想一:“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兴起背景:?清国势衰微,矛盾尖锐?读书人埋头读书,远离现实?知识分子和统治进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鸦惊醒有识之士?西学东渐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冲击“天朝上国”观念,迈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第一步;对西学认识不足,未实践)?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主张用传统来维护清统治第29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体西用1.背景: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的侵略2.内容:3.实践:洋务运动(19C60S——19C90S)——破产4影响:在坚持中国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制度前提下——中体;学习西方近代科技——西用①积极:冲击保守观念,创造良好舆论环境②局限:对西学认识局限于物质层面第30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问题思考1: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①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3)对中国的落后认识不足2.不同点:①有无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②有无付诸实践。(3)前者以反侵略为目的,后者重在富国强兵,镇压农民起义。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1.政治:2.经济:3.思想:外国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学东渐背景: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主要内容:影响:①积极:成为康梁维新思想的来源,起启蒙作用②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实践材料一:“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材料二:“恃商为国本”。经济——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社会生活变迁一:物质生活的变迁原因:?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晚清政府推动表现:?衣: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食:中西餐并行?住:四合院(北方)西式住房(租界)?交通:人力车(主要)自行车(19世纪中期传入)轮船(1865)?通信:邮政(1896,大清邮政局)电报(1877,台湾)电话(1882传入)?大众传媒:1873,汉口开国人办报先河(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第3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40鸦片战争1851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4自然经济瓦解请在下面的时间轴回忆对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爱国官兵的反抗1856早期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知识回顾根据本阶段的具体史实,谈谈你对近代化的理解?第3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第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时期: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战至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甲午至五四运动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前)四大线索:侵略史: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两半社会抗争史:为实现民主独立自主,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反抗探索史: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近代化(现代化)第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近代化是指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推动力的,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主要是指经济上:工业化、商品化;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西方化核心:工业化和民主化.概念突破第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代中国1919曲折前进整体发展起步1840中国近代化历程18951949腾飞民国晚清第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战至甲午战争前)(1840-1894)第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阶段特征】中国两半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