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描述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讨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预习:
优化设计P8688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新课内容
学习目标1.:描述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任务1.人类活动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教材82第1段)
任务2.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引出生态足迹等相关概念。(教材P83图41生态足迹示意图)
任务3:人类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什么?生态足迹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P83
第1、2段)
任务4: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教材P83旁栏思考题)
学习目标2: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教材P84思考.讨论)
任务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任务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任务3.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任务4: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堂练习:优化设计P88“问题引领”1、2
学习目标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任务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教材P86图42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示例)
任务2.分析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填写下表。(教材P86图42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示例)
生态问题
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
??????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
水资源短缺
人口多,???????严重
臭氧层破坏
????????????????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制冷剂)
土壤荒漠化
植被的????????,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生存的????????被破坏
环境污染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4:讨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任务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完成教材P87思考.讨论的问题)
A任务2.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材P87旁栏思考题)
A
1.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实行“碳中和”的路径和时间表,以实现大气二氧化碳的稳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碳中和将有效降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含量
B.要实现碳中和应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积极植树造林可增加生产者对碳的固定,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2.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碳汇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回答以下问题:(1)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_全球性__________特点。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______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管理不善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在广东广泛种植的桉树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易受林火干扰。科研人员以桉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反映各组分在光合作用中固碳能力的差异)的影响,结果如下:
①森林树木大量燃烧会破坏生物圈中的__碳循环平衡______________,加速温室效应。②由图分析可知,林火干扰减少了植被总的碳密度。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一定的自我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是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___火灾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3)碳汇造林的过程中,要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在引种时需要考因素_营造混交林,引进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对引进树种进行遗传改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课后练习
教材P88练习与应用
优化设计P8992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