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力感知终端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

《电力感知终端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CSEE

PAGE

PAGE1

电力感知终端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1编制背景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机咨〔2023〕371号文,“关于申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2023年第二批计划项目的通知”下达的制定任务,对“电力感知终端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导则”进行制定的。由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电力感知终端能量收集与反向散射通信技术是目前物联网产业界高度关注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对环境中的射频能量加以收集和利用,打破了传统物联网终端在供电、成本、终端体积等方面的众多限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传感器网络、智慧物流/仓储、智能可穿戴等物联网场景,支持未来物联网千亿级连接。由于其“无缆化、小尺寸”等优良特性,在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智慧仓储物资管理、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等电力应用场景下,可实现与现有物联感知技术的良好互补,满足多层次、多维度、全场景的物联感知需求。

为此,制定电力感知终端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导则,解决传统电力感知终端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取电或电池更换困难的问题。通过环境能量收集、反向散射通信和低功耗计算技术实现电力感知数据的无线采集,摆脱常规方案取电限制,提升电力感知业务部署灵活性,有力支撑感知数据的无缝采集与泛在接入。

2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参考了GB/T8897.1-2013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GB/T8897.2-2013原电池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电性能要求、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9-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6896.1-2005高电压冲击测量仪器和软件第1部分:对仪器的要求、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11463-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11372-1989防锈术语、GB/T2361-1992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SH/T0081-1991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GB/T24517-2009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户外周期喷淋暴露试验方法、SH/T0025-1999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法、GB/T2423.24-20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太阳辐射试验和气候老化试验导则、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6587.6-198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QJ/T815.2-1994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等标准

本文件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 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化为引领,服务电力行业科学发展。

b) 采用分散与集中讨论的形式,充分了解各地城市电力地下管廊中通信覆盖系统建设现状,明确地城市电力地下管廊中通信覆盖需求,研究城市电力地下管廊覆盖技术、网络功能与性能要求、终端设备要求、管控系统要求、安全要求,体现研究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c) 认真研究国内外现行相关的IEC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体现通信特性和功能拓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展。

d) 坚持集中电力系统人才资源优势,整合、吸收电力系统各单位先进的管理要求和发展思路,体现电力行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理念。

3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感知专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感知专委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成、路鹏程、李树荣、陆阳、吴青青、翟迪、邹显炳、韩金侠、张春玲、张晓燚。

起草工作阶段: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在2023年8月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