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03 赏析一字之妙.docx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03 赏析一字之妙.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赏析一字之妙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1.某句中的某个字(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某句中的某个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如果把某句中的某个字换成另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4.某一句存在另一个版本,两个版本用字不同。你觉得哪个版本好,为什么?

二、答题方法。

1.首先从题目读起,通读全诗,理解全诗主要内容及主旨。

2.思考并弄明白所考查的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还是描摹了怎样的动作,还是另有其他用途。

3.思考所考查的字词是否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是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

4.如果没有使用技法,则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传神之处。

5.思考所考查的字词在表达全诗主旨方面的作用。

6.组织语言,然后全面工整地表达。(获取更多初中语文资料,请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三、答题举例。

1.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二字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人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2.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山一下就扑进了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皆索然矣。(获取更多初中语文资料,请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从炼字的角度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进行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景象,触目惊心;“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情状,触目凄然,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

2.本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家书的珍贵,表现出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久盼家人音信而不至的焦急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分)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景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4.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北风行

元末明初·刘基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5.“城上健儿吹落耳”一句中的“落”字有何妙处?(3分)

【参考答案】“落”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城外环境的恶劣,城上健儿戍守之艰苦,流露出诗人对健儿们不畏寒冷保家卫国精神面貌的赞美。

6.谈谈你对“手持酒杯看雪飞”一句的理解。(3分)(获取更多初中语文资料,请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

【参考答案】示例:将军手持酒杯,在玉帐里赏雪景,与前文中“城上健儿吹落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元末官兵苦乐悬殊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讽刺。

文档评论(0)

外卖人-小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