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分级》DB51T 3248-2025.docxVIP

《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分级》DB51T 3248-2025.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3248—2025

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分级

2025-03-19发布2025-04-19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248—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危害情况调查统计 2

5危害等级划分 2

6灾害分级 3

附录A(资料性)草原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调查统计方法 7

参考文献 10

DB51/T3248—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甘孜州草原工作站、阿坝州草原监理站、凉山州草原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绪校、李国和、张健、周俗、孙飞达、杨廷勇、牛培莉、鲁岩、姚建民、李其、袁小情、陈丽丽、张雅洁。

DB51/T3248—2025

1

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分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调查统计、危害等级划分和灾害分级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草原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调查统计、危害等级划分和灾害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原有害生物grasslandPests

指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对草原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农牧业生产等产生危害的生物,包括草原鼠类、昆虫、植物病原生物和毒害草等。

3.2

草原鼠灾grasslandrodentdisasters

指因草原鼠类的大量繁殖和活动,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3.3

草原虫灾grasslandrodentdisasters

指因草原害虫大量繁殖和扩散,其种群密度超过了草原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引发的灾害。

3.4

草原毒害草灾害grasslandpoisonousgrass

因外来入侵和非优势建群草种大量繁殖和扩散,造成草原原生植被大量消亡、生物多样性破坏,最终引起草原退化,或严重阻碍牲畜采食、造成牲畜大量伤亡的现象。

3.5

草原病害grasslanddiseases

指草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异常状态的现象。

3.6

危害面积damagedarea

指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者危害程度达到危害等级划分指标及以上的面积。危害等级划分指标见5.1。

3.7

成灾面积disasterarea

即严重危害面积,指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者危害程度达到危害等级划分指标的2倍及以上的面积。

DB51/T3248—2025

2

3.8

秃斑占比proportionofbaldspots

是草原害鼠形成的跑道、洞口、土丘等裸地或洞口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4危害情况调查统计

以村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调查统计草原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调查统计方法见附录A。

5危害等级划分

5.1危害等级划分指标

5.1.1草原鼠害

主要草原害鼠危害等级划分指标见表1。

表1主要草原害鼠危害等划分指标

种类

有效洞口数或新鼠丘数(个/hm2)

秃斑占比(%)

高原鼠兔、藏鼠兔、间颅鼠兔等

180

20

高原鼢鼠

150

25

根田鼠、青海田鼠等

1200

35

注:同一类有两个指标,符合其中一个即可。

5.1.2草原虫害

主要草原害虫危害等级划分指标见表2。

表2主要草原害虫危害等级划分指标

类型

种类

虫口密度(头/m2、头/标准枝)

迁飞性害虫

蝗虫类(2-4龄若虫)

0.5

草地螟(幼虫)

15

非迁飞性害虫

蝗虫类(2-4龄若虫)

小型

25

中型

15

大型

5

混合型

10-20

草原毛虫类(3-4龄幼虫)

30

夜蛾类(幼虫)

20

注1:迁飞性蝗虫类:能够远距离迁飞和成群的蝗虫,主要包括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等。

注2:非迁飞性蝗虫类:除飞蝗属和沙漠蝗属以外的直翅目蝗总科以及蚱总科的害虫。其中:大型蝗虫为成虫体长

大于40mm的种类;中型蝗虫为成虫体长20-40mm的种类;小型蝗虫为成虫体长小于20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