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单选题,答案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有24题,总分48分)
一、选择题
1.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提出“罢础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第二年,武帝接受丞相田纷的奏请罢酷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只剩下“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A.皇帝好恶决定儒学的兴亡 B.儒学主流地位的强化
C.董仲舒儒学成就不可超越 D.儒学受到高度的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董仲舒的主张和汉武帝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儒学在此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D。儒学的兴亡主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皇帝的好恶只是表面因素,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排除A;汉武帝时期儒学主流地位刚刚确立,强化之说无从谈起,排除B;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选项的程度用词。
2.下表是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这一变化()
时期
宰相总人数
(人)
宰相来源、人数、占比
关陇士族集团
山东庶族者
江南地区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贞观时期
23
7
30
11
48
5
22
武周时期
75
19
25
42
56
10
13
A.反映了江南经济发展 B.有助于皇权的稳固
C.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D.体现中枢体制异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可知,庶族地主的人数比例上升,关陇士族集团占比最小,这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宰相的控制,进而有利于皇权的稳固,B项正确;江南地区人数占比较少,无法反映其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庶族地主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中枢权力机构为三省六部制,材料只是宰相人员的来源变化,无法体现异变,排除D项。故选B项。
3.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要求“崇本息末”,但他们也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家的主张()
A.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 B.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C.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D.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魏晋玄学家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C项正确;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而非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汉武帝后到清末,儒学始终没有丧失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玄学发展对儒学的促进,而不是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排除D项。故选C项。
4.西晋郭义恭在《广志》中记载谷子有12个品种。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86个品种,分别具有早熟、晚熟、耐旱、耐水、易春、味美、味恶等不同特点。这反映了北朝()
A.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 B.谷类作物种植发展
C.南北方经济交流频繁 D.人们期盼谷子高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86个品种,分别具有早熟、晚熟、耐旱、耐水、易春、味美、味恶等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期,谷类作物品种多,各有特点,B项正确;材料只有农作物品种相关内容,无法得知当时经济恢复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交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对高产作物的期盼,排除D项。故选B项。
5.宋神宗时,陈执中(仁宗时宰相)的儿子陈世儒之妻李氏杀其婆母,而陈世儒“知而不发”,时任监察御史里行的蔡确主张陈世儒应连坐。神宗说:“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蔡确说:“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竟判处陈世儒及李氏极刑。这说明()
A.司法实践排除了伦理观念的影响 B.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C.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D.君主专制制度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神宗向蔡确提出给陈世儒留下性命“留以存祭祀”的建议,遭拒绝,说明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C项正确;“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说明司法实践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 云南省202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云南省202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含解析.docx
- 云南省202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含解析.docx
-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 云南省2024届高三地理下学期一模含解析.docx
- 云南湿远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 云南省下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docx
- 云南广西贵州2024届高考生物备考诊断性联考二.docx
- 云南省2024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试卷理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