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副校长在初三年级学考总结会上的讲话:教学的温度决定成长的高度!.docx

副校长在初三年级学考总结会上的讲话:教学的温度决定成长的高度!.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副校长在初三年级学考总结会上的讲话:教学的温度决定成长的高度!

各位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台下126位最熟悉的面孔,突然想起去年教师节学生送我的卡片上写着:副校长,您知道为什么咱们初三楼道的绿萝长得特别好吗?因为每天都有老师把喝剩的温水浇给它们。这让我心头一热——是啊,在我们这座承载着968个家庭希望的教学楼里,连植物都在被温柔以待,更何况是那些鲜活的生命呢?

刚刚结束的学考数据大家都看到了:全科合格率同比提升7.2%,数学D层学生减少23人,语文作文一类文突破40篇......这些数字背后,是大家用办公室深夜的灯光织就的锦绣,是用嘶哑的喉咙喊出的希望。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些数据之外的风景——那些决定教育最终高度的温度。(用具体数据+生活细节开场,拉近距离)

第一重境界:有温度的教学,是看得见表情的教育

上周三巡课时,我看到这样一幕:张老师蹲在走廊,和一个垂头丧气的男生并排坐着。男生手里攥着38分的物理试卷,张老师却指着窗外说:看见那棵被台风刮歪的树了吗?它现在比旁边笔直的树多绑了三根支架,但等根系扎牢了,说不定比谁都长得壮实。第二天,那个总在物理课睡觉的孩子,破天荒地追到办公室问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月月考,他考了62分。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育人境界——让教育发生在表情里。当学生在我们眼中不是待加工品而是成长中的人,当我们的语言不是机械的知识点+错题数而是带着心跳的对话,教育才能真正发生。我建议大家在三个细节上做文章:

1.每日三分钟深度注视:改作业时不只是画对错,至少给每个学生写一句个性化评语。9班王老师给偏科生的作业本上画过数学迷宫路线图,现在这个孩子成了班级的解题向导。

2.错题里的宝藏行动:不要让学生把错题本变成耻辱簿。化学组发明的错题变形计就很好——让学生把错题改编成新题考老师,上周五小刘同学出的火锅里的化学反应题,现在成了全年级的经典案例。

3.情绪晴雨表计划:在每个教室设置心情贴纸墙,老师们别只顾着看分数走势图,多看看这些颜色各异的情绪信号。3班班主任发现有个学生连续五天贴灰色标签,及时家访避免了一场心理危机。

(用真实案例+具体方法,避免空谈理论)

第二重境界:有深度的成长,是听得见拔节的教育

这次质量分析会上,有个现象特别值得深思:同样带C层班级,为什么李老师的班有11个学生冲进B层,而有的班级却出现高原反应?我翻看了35节听课记录,发现关键在于是否构建了成长脚手架。

这就是第二个境界——让学习发生在思维里。初三不是知识的大甩卖,而是思维的深加工。给大家三个施工图:

①分层教学的三级跳策略:

A层学生玩命题人游戏:每周布置自创中考题

B层学生做拆弹专家:用思维导图拆解易错题

C层学生当时光旅者:用错题本制作逆袭日历

②课堂留白的艺术:

昨天听小赵老师的数学课,她讲解二次函数时突然沉默45秒。就在学生面面相觑时,后排传来一声惊呼:老师!我好像看见抛物线的翅膀了!有时候,我们讲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

③跨学科融合实践:

历史组和物理组合作的从青铜器到航天器项目,让学生用物理公式计算司母戊鼎的铸造温度,用历史思维分析科技革命。有个学生在总结里写道:原来知识不是碎片,是等待拼接的星空。

(用可操作策略+学科融合案例,增强实用性)

第三重境界:有宽度的格局,是摸得到未来的教育

最近有家长给我发消息:副校长,孩子说想考职高的烘焙专业,我们全家快急死了!我反问:您尝过孩子烤的曲奇吗?后来我们安排这个学生在食堂实践,她研发的函数饼干(不同形状对应数学公式)成为最受欢迎的课间餐。现在她目标明确:要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这就是第三个境界——让教育发生在未来里。初三不是百米冲刺的终点,而是人生马拉松的能量补给站。我们需要做三件事:

①破除分数茧房:

下周开始的职业导师月,我们邀请了校友中的程序员、非遗传承人、无人机驾驶员来开讲座。告诉孩子们:中考有标准答案,但人生是开放式命题。

②构建成长共同体:

试点的家校成长实验室很有成效——让家长不再是监工,而是教育的协作者。7班开展的家庭科学夜活动,父子一起做浮力实验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

③种下社会责任感:

去年毕业生发起的知识反哺计划,现在由初三学生接棒。他们每周给社区老人讲手机使用技巧,有个孩子说:原来我也可以是别人的老师。

(用教育观升级+社会延伸,提升格局)

战友们,教育的温度从来不是温室里的恒温。它可能是寒风里帮学生拉上外套拉链的那声咔嚓,是面对叛逆少年时强压怒气的深呼吸,是看到进步时眼角发酸的欣慰。

这个冬天,让我们继续做这样的老师:

在讲台站成灯塔,而不是监考器

把试卷变成地图,而不是判决书

让教室充满生长的声音,而不是倒计时

最后,请允许我用改编自泰戈尔的诗句与大家共勉: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