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与创新实践 .docx

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与创新实践 .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与创新实践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战略竞争的焦点。我国新材料产业占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比重近1/4,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但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仍面临先进基础材料参差不齐、关键战略材料受制于人、前沿新材料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6.8万亿元,近10年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10万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13.5%。

1、区域发展方面

我国各区域根据自身资源、人才、区位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支持新材料产业特色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总体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呈现“东部沿海聚集,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特征明显。其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形成了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了以材料深加工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东北地区形成了服务于重大装备和工程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各地《“十四五”规划》纷纷将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从发展目标来看,到2025年,浙江省提出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倍增,

力争突破1.6万亿元;安徽提出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年均增速15%;广东省提出先进材料产业营收达到2.8万亿元。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

钢铁、化工等大宗基础材料优势明显,装备制造基础谁厚,近年涌现出涌现出吉林碳纤维产业集群、黑龙江石围烯产业集群等。

西部地区

资源能源丰富,但高碳人才吸引力不足,技术创新迭代速度较慢,在稀有金属材料、新型轻合金、新能源材料等领域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中部地区

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材料工业基础扎实,形

成了江西格州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湖南株洲硬质合金材

料产业集群、河南郑州招硬材料产业集群等.

珠三角聚集区

应用市场空间和潜力大,外向型出口经济发达,新材料产业

集中度高。

产业领域:

电子信息新材料、改性工程型料、陶瓷材料等

重点平台:

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行业中心(先进电子材料)

环渤海集聚区

大型企业总部、国内顶尖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产业领域:

稀土功能材料、高技术陶资模材料、磁性材料、硅材料、特种纤维等

重点平台:

国家新材料应用示范平台(核能材料)、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行业中心(先进高分材料)、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

长三角聚集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配套完善,物流交通网络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消费市场

产业领域:

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化工新材料等

重点平台:

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特种电机材料)、国家新材科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型显示材料)…

图:我国新材料产业区域分布格局数据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产业布局方面

从产业产能来看,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百余种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细分领域产值超百亿的有碳纤维、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显示玻璃、石墨烯等;产

值超十亿的领域有特高压陶瓷绝缘子、蓝宝石衬底、闪烁晶体、气凝胶等。

从创新载体建设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重点集聚区发展方向主要聚焦在十个细分领域,包括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稀土功能

材料、生物基及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其中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集聚区占比最高。

图:新材料重点集聚区发展方向数据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实践

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多项政策,围绕产业链建设、企业培育、创新载体打造、服务平台搭建等维度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新材料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国家级创新中心6个、省级以上新材料产业基地超100个、省级以上新材料产业园区超过200个。

(1)苏州纳米城

发展现状

苏州纳米城位于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近1900亩,重点聚焦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纳米大健康等四大

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截至目前,苏州纳米城建成一区至六区,累计建成载体近75万平方米,集聚纳米技术企业及相关机构500+,各级领军人才300余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集成电路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