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九级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卷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菊之爱
答案:B。A选项“水陆草木之花”中“之”是助词,可译为“的”;C选项“花之隐逸者也”中“之”同样是助词“的”;D选项“菊之爱”,这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爱菊”。而B选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以选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B.斯是陋室(这)
C.苔痕上阶绿(上面)
D.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
答案:C。“苔痕上阶绿”中“上”是动词,意为“长到、蔓到”,不是名词“上面”,A、B、D选项解释均正确,所以选C。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D.以上翻译都正确。
答案:D。A、B、C三个选项对句子的翻译都准确无误,所以选D。
4.下列对《桃花源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叙述故事。
B.桃花源里的人“与外人间隔”,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C.文末写渔人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D.文章描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答案:D。文章虽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并没有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思想,而是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所以选D。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C.《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安乐的理想社会。
D.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A、B、C选项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均正确,所以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话通过描写苔藓爬上台阶染绿,草色映入竹帘映青,生动地展现了陋室周边环境的清幽。
2.《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句形象地写出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体现了莲花的高洁与质朴。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句描绘出桃花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象,展现了桃花源宁静优美的生活环境。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该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在夏天三峡水势迅猛,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突出了水流的湍急。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作者将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清澈透明。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答案:√。“丝竹”代指音乐,“案牍”指官府公文,这句话意思是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反感,追求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所以表述正确。
2.《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自喻,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莲花的各种美好品质,如“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