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足踝常见病诊断(Duan)及分型;AO分型系(Xi)统概述;绿、桔黄、红三种颜色以及涂黑的箭头(Tou)表示逐渐加重的严重程度:A1表示简单骨折而且愈后较好,而C3骨折则最为复杂且愈后也最差。;长管状骨:尺桡骨、胫腓骨各作为一个骨骼,便有4块长管状骨。1=肱(Gong)骨、2=尺骨/桡骨、3=股骨、4=胫骨/腓骨
用数字标明部位:1=近端、2=中段、3=远端。长管状骨的远近端部分各被一方块划定。方块的大小与骨骺是同一长度。
在将骨折归结于某一部位之前,必须确定其中心,在简单骨折中,其中心位于楔形最宽的部位水平。在复杂骨折中,只能在复位以后再确定其中心。;上肢分(Fen)型;上肢分(Fen)型;上肢分(Fen)型;上肢分(Fen)型;上肢(Zhi)分型;上肢分(Fen)型;下肢分(Fen)型;下肢分(Fen)型;下肢分(Fen)型;下(Xia)肢分型;涉(She)及足踝创伤分型;;胫腓骨骨干--42B楔形(Xing)骨折;胫腓骨骨干--42C复杂(Za)骨折;涉及足踝创(Chuang)伤分型;胫/腓(Fei)骨远端--43A关节外骨折;胫/腓骨远端--43B部分关节(Jie)内骨折;胫/腓骨远端--43C完全(Quan)关节内骨折;涉(She)及足踝创伤分型;踝关节部分--44A下胫腓联合(He)以下损伤;踝关节(Jie)部分--44B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踝关节部分(Fen)--44C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Pilon骨(Gu)折的Ruedi—Allgower分型;基于X-ray
改良(Liang)Essex-Lopresti’分类;Sanders分(Fen)型;;;Lisfranc骨折
QuenuandKuss分(Fen)型;距骨(Gu)颈骨(Gu)折;距(Ju)骨颈骨折;Ⅰ型距骨颈无(Wu)移位骨折;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距下关节(Jie)脱;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
距下、胫(Jing)距关节脱位;Ⅳ型距骨颈骨折
距舟、胫距及距下关节(Jie)脱位;;距骨(Gu)体骨(Gu)折;距(Ju)骨体骨折;距骨(Gu)滑车关节面软骨(Gu)骨(Gu)折(Ⅰ型);距骨体骨折(Zhe)Ⅱ型
(矢状面、冠状面、横行);距骨后突骨折(Zhe)Ⅲ型;距骨外侧(Ce)突骨折Ⅳ型;距骨(Gu)内侧突骨(Gu)折;距骨体压缩(Suo)粉碎性骨折Ⅴ型;距(Ju)骨头骨折;距骨(Gu)头骨(Gu)折;距(Ju)骨头骨折;距骨(Gu)头骨(Gu)折;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又称HAAHalluxabductusangle)
第一跖骨纵轴线(Xian)与第一趾近节趾骨纵轴线(Xian)之夹角,正常20°。;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
第一、二跖骨(Gu)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6~11°。;趾间角(InterphalangealAngleIPA)
第一趾近节(Jie)趾骨与远节(Jie)趾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11~18°。;近侧关节固定角(ProximalArticularSetAnglePASA)
第一跖骨远(Yuan)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3~8°。;远侧关节固定角(DistalArticularSetAngleDASA)
第一趾近节趾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Lian)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1~7°。;跖楔角(MetatarsalCuneiformAngleMCA)
第一跖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De)垂线与其纵轴线之夹角,正常6~10°。;关节适(Shi)应测量:
A.两条线平行,称为关节适合。
B.两条线不平行,但交点交与关节之外,称为关节不适合。
C.两条线不平行,但交点交与关节之内,称为关节半脱位。;拇外翻的(De)分型;X线测量严重程度分型(Mann分型):
轻度:HVA<30°,IMA<13°,跖(Zhi)趾关节适合,籽骨位置4。
中度:HVA30°—40°,IMA13°—16°,跖趾关节不适合,籽骨位置6—7。
重度:HVA>40°,IMA>16°,胫侧籽骨脱位,拇趾外偏挤压第二趾形成骑跨趾。
;按病理变化分型:
Ⅰ型:以IPA增大为主而PASA、IMA均正常。
Ⅱ型:单纯HVA增大,其它角度在正常范围。
Ⅲ型:以PASA增大为主,IMA正常或轻度增大。
Ⅳ型:以IMA增大为主,其它基本正常。
Ⅴ型:以MCA增大为主,其它基本正常。
Ⅵ型:跖(Zhi)趾骨性关节炎型。
Ⅶ型:混合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