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虚词专题复习.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语文

下列各句中的“焉”有什么作用?难点突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于是余有叹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盘盘焉,囷囷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姜氏欲之,焉辟害?君何患焉?(表陈述语气(表陈述语气(陈述语气)(形容词尾)(副词词尾)(他,代词)(在这里,兼词)(怎么,代词)(表疑问语气)

【辨析方法】难点突破看位置。疑问句首是疑问代词(焉辟害?)疑问句末则是疑问语气(君何患焉?)句末动宾短语或不及物动词后是表陈述语气(余有叹焉)句末不及物动词后也可能是兼词(虢叔死焉)句末及物动词后是代词(犹且从师而问焉)看呼应。疑问语气助词,与“何”相呼应。看留删。陈述句末,能删是语气助词,不能则是代词或兼词。

下列各句中的“以”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不赂者以赂者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四句的“以”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介词。后四句的“以”连接主谓形式的句子并且连接两个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连词。

检索所考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明课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课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新的语境解题方法

说出下列各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并说明理由。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姜氏何厌之有!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代词,作宾语)(代词,作宾语)(代词,表指代)(助词,定中间)(助词,表提宾)(助词,主谓间)(助词,凑音节)(助词,凑音节)(动词,到)(动词,到)

【方法归纳】方法指导结构关系比较法(分析虚词前后词语的结构关系或虚词与前后词语的结构关系)前后词语是定中关系→助词,“的”,表修饰前后词语是主谓关系→助词,表取消句子独立性前后词语是动宾关系→助词,表提宾与后面词语是动宾关系→动词,“到”。表趋向与前面词语是陪衬关系→助词,凑音节与后面词语是同位关系→代词,表指代与后面词语是定中关系→代词,表领属

下列各句中的“与”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与妻书》)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吾今与汝无言矣!(《与妻书》)彼皆与我之所同。(《逍遥游》)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鸿门宴》)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方法指导以上各句中的“与”都是介词“与”前介宾短语“以此书”“与”前介词“及”“与”前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愿”“与”前有时间副词“今”“与”前有时间副词“皆”“与”前有否定副词“未”和能愿动词“得”“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与”前有疑问词“安”“与”前时间状语“秦时”“与”前省略主语“臣”

方法指导下列各句中的“与”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君王与沛公饮。(《鸿门宴》)怀王与诸将约曰。《鸿门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与妻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01介词,“君王”是主,“沛公”是客。02介词,“怀王”是主,“诸将”是客。03介词,“余”是主,“四人”是客体。04连词,“吾”与“子”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05连词,“水”与“月”合起来作“知”的宾语。 06连词,“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并列,作主语。07连词,“吾”与“子”作“共适”的逻辑宾语。 08连词,“吾身”与“汝身”并列,作“福利”的定语。09连词,“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并列,作“防”的宾语。10连词,“志”与“力”并列,作“有”的宾语。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方法归纳】2、词语换位比较法(看虚词前后词语能否调换位置)换位后改变原意→介词,表承接、递进、修饰的连词换位后意思不变→表并列的连词3、省略成份比较法(看虚词前后词语能否省略)前后词语能够省略→介词前后词语不能省略→连词4、添加成份比较法(看虚词前能否添加其他成分)介词前可以添加(介宾、介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名词、疑问代词)连词前不可添加

下列各句中的“也”各表示什么语气?判断依据是什么?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人有大功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