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农民作物种植的多样化历来被视为是应对产出波动风险、降低收入不稳定性的普
遍选择。地权风险作为特殊的制度风险,也是影响农民种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国农
地产权从调整走向稳定、从模糊走向明晰也推动着农民种植决策的演变。
通过对经典理论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农地调整的周期性意味着集体成员需维持一
致的作物种收时序,作物种植类型较为统一;地权明晰与稳定不仅固化了细碎化,而
且“撕裂”了农民种植的统一行动,释放出自由选择空间,地权排他性的强化和土地
自由处置权的赋予隐含着作物经营多样化的制度基因。文章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
查数据(CRHPS)的估计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会显著激励农民开展多样化作物种
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核心结论。机制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可以强化农户
地权排他性,释放农户地权处置自由度;同时也固化了小农土地的细碎化并松动村社
集体意识和统一秩序,从而农民可以打破种植的“一致性行动”,自由开展因地制宜
的结构化种植。本文强调,分工经济的效率红利诱导农民参与横向分工的政策指向需
要重视解决小农户地块分散且细碎的历史遗留问题,赋权强能的农村改革在保障农民
土地财产权益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构建“激励—约束”相统一的制度实施匹配性方案,
强化农村集体意识和统一行动的可动员性和有序性。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农地确权;种植集中度;分工经济;小农户
II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2
1.2.1理论意义2
1.2.2现实意义3
1.3研究内容及思路3
1.3.1研究内容3
1.3.2研究思路4
1.4研究方法4
1.4.1文献分析法4
1.4.2理论分析法4
1.4.3计量分析法4
1.5技术路线图5
1.6创新点6
第二章文献综述7
2.1农地产权稳定性的研究7
2.2种植结构的相关研究9
2.3地权稳定性与种植结构的研究10
2.4文献评述12
第三章经典理论与分析线索13
3.1中国农地确权政策实施背景与演进过程13
3.2理论分析14
3.2.1产权制度与分工经济: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14
3.2.2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农户多样化种植:理论机制15
第四章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19
4.1数据来源19
4.2变量设置及说明19
4.2.1被解释变量19
4.2.2主要解释变量20
4.2.3控制变量20
4.3模型选择22
IV
第五章模型结果与分析23
5.1地权稳定性与种植集中度:基准回归23
5.2稳健性检验25
5.2.1工具变量法的估计25
5.2.2替换核心变量的再估计26
5.2.3重新组合样本并更换数据的再估计27
第六章机制分析与进一步的讨论29
6.1机制分析29
6.1.1强化地权排他性和处置权29
6.1.2固化细碎化与“撕裂”统一行动30
6.2进一步的讨论31
6.2.1农地调整的影响31
6.2.2农户经济动机的辨析:多元化抑或专业化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新能源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阳光电源为例.pdf
- 基于MSPA的合肥市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pdf
- 基于LSTM-Attention算法的水稻节水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应用.pdf
- 城市综合公园空间活力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 基于CRISPR-Cas9的亮斑扁角水虻神经肽F及其受体的功能研究.pdf
- 城乡热环境差异遥感定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pdf
- 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的重点调查.pdf
- 垃圾分类制度、环境认知与农户垃圾处理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为例.pdf
- 地块整合对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和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蒙城县为例.pdf
- 土地流转对种粮大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