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3T 3896—2024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pdfVIP

DB23T 3896—2024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896—2024

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

2024-12-30发布2025-01-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389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物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扈光辉、杨剑飞、朴琳、李永刚、李春辉、李国良、王明泉、付立

新、胡少新、王志国。

DB23/T3896—2024

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评价技术的接种体制备、抗病性鉴定圃设置、接种、

病情调查和抗病性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1248.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8部分:镰孢穗腐病

DB23/T2154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identificationofresistancesourcetomaizeearrot

利用玉米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亚粘团

镰孢(F.subglutinan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穗腐病混合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挖

掘抗穗腐病种质资源。

4接种体制备

4.1镰孢病原菌分离与致病力测定

4.1.1病原菌分离

取发生穗腐病的玉米籽粒,置于75%的酒精中浸泡2s~3s,取出后置于浓度为1.5%的

次氯酸钠中浸泡3min~5min,再经无菌水换洗3次,晾干后用无菌剪刀从中间剪开后将其

中一块组织转移至PD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25℃~27℃环境中,黑暗培养3d后挑取病原

菌至试管中保存。

4.1.2致病力测定

采用根部接种法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所分离的镰孢菌为穗腐病原菌,并确定其具有一定

的致病能力。

3

DB23/T3896—2024

4.2镰孢病原菌鉴定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目标病原菌的所属种为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亚粘

团镰孢、层出镰孢。具体鉴定方法按NY/T1248.8的规定执行。

4.3病原菌的配制

4.3.1培养基的制备

将高粱粒(125g)在沸水中煮20min,然后转移到250mL三角瓶中,121℃湿热灭菌

45min,完成高粱粒培养基的制备。

按照NY/T1248.8提供的方法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dextroseag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