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4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科综合与渗透】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
前提。但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
破坏日益严重,出现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
源遭到破坏。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
的任务。
1、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1)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
直接作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是重要的药材来源;许多野生生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野生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
人们的生活。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野生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
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的间
接使用价值有时远远超出其直接使用价值,如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制造氧气的“工
厂”,还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噪声等多项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方面,森林的生
态效益大大高于经济效益。
潜在使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不清楚不是没有使用价值,而
是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
保护措施。
(2)我国野生生物资源概况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的特点: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
济物种丰富。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面临着威胁:许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人为因素是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
方面: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外来物
种的入侵。
(3)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对保护野生物资源的认识。健全法律和加强法制管
理: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指导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
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功
能: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
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
2、环境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化学性污染是大气污染的
主要形式。因为化学性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SO、氮化合物、CO等,这些物质主要是
2
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和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所排出的尾气释放出
来的有毒气体。随着现代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煤碳、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将大大地
增加,化学性污染将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物侵人人体有三条途径:呼吸道吸入;由食物和饮水摄入;三是体表接触侵入。
其中,由呼吸道吸入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由于污染物直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不经过肝
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因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正常人每
天要呼吸10~15m3洁净的空气,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
入肺泡。然后,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含O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
2
脉回流到心脏,再经主动脉把氧气输送到人体各组织细胞。若吸入含污染物的大气,轻者会
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就会发生呼吸器官功能障碍,使呼吸道和肺功能发生
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慢性中毒症状。根据我国某市某区对中小学
生和成年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调查结果,表明重污染区患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和两病兼发
的发病率显著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设计软件:OrCAD二次开发_(5).OrCAD脚本语言基础.docx
-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docx
- 四川省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资料.pdf
- “挑战杯”竞赛课学术科技作品撰写指导.ppt
-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适应)测试大纲.pdf VIP
- 新人教必修三单元综合测试 Unit 3-5.doc VIP
- 鹿血多肽的制备、体内外免疫调节活性及其机制研究.pdf VIP
- 2022年政府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数字政府的协同化分析.pdf VIP
- 2025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