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国元素的德国格调”5页精选文档.pdf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国元素的德国格调”5页精选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国元素的“德国格调”

《中德晨昏四季咏》中国元素德国格调主题思想

一、引言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是德国和

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在关注本民族的文学创作之余,歌

德还认真研读中国文学作品,1827年至1829年间创作了一部总题名为《中

德四季晨昏杂咏》的14首充满中国情调的风景组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

国的憧憬。

学界对该组诗研究过程多过分注重厘定和澄清其中的每一节与中国

古典诗歌之形式上和表面上的对应关系,而忽略了歌德所要表达的深层涵

义。本研究以比较文学的主题学为理论依据,结合诗作的中国元素与作者

的德国文化,探究其主题思想方面内涵的中国元素,对比中国诗人笔下传

统的中国元素,对诗中重新改变创造的中国元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中德晨昏四季咏》中的“中国元素”与“德国格调”

(一)中化诗名的“德国格调”

组诗的题名在创作伊始为《中国的四季》,开始写组诗时歌德也是刻

意在模仿中国诗歌的格调,以表现中国的精神和情趣。后来意识到诗作中

包含着他本人的大量思想情感乃至经历体验,经过修改补充,组诗在1830

年正式发表时,更名为《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化诗名的这一更改表明,

歌德已意识到诗中创作的“中国元素”渗进了不少德国的成分,实则具有

“德国格调”。

(二)隐逸主题的“德国格调”

第1页

中国古典士大夫由于对官场仕途厌倦,或是被迫、或是自愿选择隐逸

于自然的闲情。而歌德是在完成了长篇巨著《威廉?迈斯特》第二部的艰

辛创作之后,丢开在魏玛城中的琐屑事务,来到他坐落在伊尔姆河畔的花

园中小憩歌德不是被迫辞官或流放,而是主动地放下繁复工作,寻求一个

假期予以放松自己,他的诗意是由于美好大自然的神奇变化所引发的。第

一、第十二首“陶情诗酒”、“寄兴林泉”抒发的便是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以及欲陶情诗酒、寄情林泉的适然之情,更多的偏重于隐逸人格精神的第

三个和第四个特点。

(三)哲理主题的“德国格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深受老庄有无观和辩证法的影响,在不自觉地运用

道家的辩证结构进行诗歌意境的营造。李白面对“高堂明镜”悲叹年华易

逝―――“朝如青丝暮成雪”,流露出来的是对时光和美好转瞬即逝的隐

忧。虽然年已七十八岁的老诗人歌德在思考人生之时,不免也产生迟暮和

孤单的慨叹:好友席勒?赫尔德尔以及狂抓突进时期乃至古典时期的其他

许多同代的作家都已经谢世,唯他一人硕果仅存。组诗的第九首,就可以

说是歌德的自况。

(四)政治主题的“德国格调”

中国传统诗人大多或隐或现、或直或曲、或喷发或寄托、或慷慨或深

婉地抒发遭贬的孤愤情怀,诗作表达的政治主题为不甘屈服、顽强抗争,

充满了深沉激越、苍凉悲壮之情。杜甫处理诗与政治的关系,以诗言志,

沉郁顿挫,满篇尽是贬谪文学的精魂即悲剧精神,比如其《春望》,开始

的“国破山河在”,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悲切感。而

第2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道出了国家

的分裂使得国都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把悲情之情表达到了极致。随后

的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

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

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

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

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然而,歌德在第

十、第十一、第十三和十四等几首中,也隐隐闪烁着中国的智慧。歌德相

信世间存在永恒的法则“道”,主张现世的有为哲学。歌德在诗中并无落

寞苍凉的郁卒,而是隐含着对政治的期许―――“此时在那东方,/该有

朗朗月光”。

(五)爱情主题的“德国格调”

身处中国传统血缘宗法的伦理社会,中国诗歌的爱情主题充满了伦理

精神,重视礼教规范,强调夫妻之爱要忠诚信义,贞节自守,甘苦共尝,

伤离恨别,牵挂思忆,感念怀恋,殉情殒命,生死不渝,比如,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其中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就

因为对爱情的坚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麒麟瑞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