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插水稻双膜细土育秧和大棚育秧技术规程FDIS.docx

机插水稻双膜细土育秧和大棚育秧技术规程FDIS.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B22DB130

B2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335-2012

机插水稻双膜细土育秧和大棚育秧技术规程

2012-09-01发布2012-10-01实施

DB1302/T33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唐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启星、薛志忠、宫海霞、吴新海、王辉、杨雅华、刘艳辉、孙连久、郑超。

DB1302/T335—2012

机插水稻双膜细土育秧和大棚育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插水稻双膜(又名隔离层)和大棚(软盘)育秧作业技术流程和要点,包括双膜育秧和大棚育秧作业的基本要求、种子选择和处理、床土要求、播种前准备、播种、播后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唐山地区水稻机插双膜细土育秧和大棚育秧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缺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双膜细土育秧

采用在秧板田上平铺有孔地膜,再铺放土层厚度为2.0cm~2.5cm的床土,播种覆土后覆膜,保温保湿促齐苗的户外育秧方式。

3.2大棚育秧

采用标准尺寸的软盘,在大棚内横排,依次平铺,软盘内土层厚度2.0cm~2.5cm,播种后覆素土的室内育秧方式。

3.3秧块

以土壤为载体,符合机械化插秧要求的标准化毯状秧苗。尺寸:长58cm,宽27.5cm~28.0cm。

3.4秧板田

可在该田面上进行软盘或双膜细土育秧的田块。合格的秧板田要求:秧板沉实不陷;板面平整;板面无残茬杂物;秧板整齐、沟边垂直。秧板四周开围沟,确保灌排畅通。播种时板面应湿润、沉实。

3.5床土

用来进行双膜和大棚育秧的土。包括调和好的营养土和素土。

3.6起秧

DB1302/T335—2012

把秧块从双膜育秧的秧中按照秧块标准尺寸切下取出来或从软盘中取出来(两种取法均不能使秧块变形),以备机插秧的程序。

4基本要求

4.1育秧的秧床环境应符合NY5116中相关条件,育秧过程中的投入物应符合NY5117的规定。

4.2育秧软盘应符合580mm×280mm×28mm的尺寸要求。

4.3薄膜应符合GB4455、GB13735的规定。

4.4双膜育秧的有孔地膜应符合孔距3cm×3cm,孔径0.3cm的尺寸规定。

4.5每批次育秧超过一个以上品种的应有明显标志,严防混杂。

5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5.1品种选择

品种的生育期应适合机插水稻的农艺要求,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5.2种子处理

5.2.1晒种脱芒

浸种前应晒种1d~2d。对有芒的种子先进行脱芒。

5.2.2发芽试验

在浸种前按GB/T3543.4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达90%、发芽势达85%以上。

5.2.3选种浸种

用密度1.08t/m3~1.13t/m3的盐水选种,捞出秕谷后用清水洗种2次~3次,直接选用商品种的可不进行盐选。然后,用高效低毒浸种药剂浸种72h~96h;种子控干后,用药剂拌种。

5.2.4催芽

催芽不是必备程序,可依情况具体确定。将浸种的种子进行高温保湿至破胸,做到适温催芽,高温破胸,低温晾芽,即从开始催芽至8h,催芽温度保持在26℃~27℃,8h后温度在32℃,每4h翻动1次,24h催芽结束后把种子打开散热降温,摊薄翻动至与自然温度相同,即可育秧。

催芽标准:破胸露白率达90%,芽长不超过0.2cm。催芽后置阴凉处,摊晾炼芽4.0h~6.0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