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塑料制品抗氧化添加剂用量说明
塑料制品抗氧化添加剂用量说明
一、抗氧化添加剂在塑料制品中的基础作用与用量原则
抗氧化添加剂是塑料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助剂,主要用于延缓聚合物材料因氧化反应导致的分子链断裂、色泽变化及力学性能下降。其用量需基于材料特性、使用环境及性能要求综合确定。
(一)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1.链终止型抗氧化剂:通过捕获自由基中断氧化链式反应,如受阻酚类化合物;
2.过氧化物分解剂:分解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如亚磷酸酯类;
3.金属离子钝化剂:抑制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作用,常见于电缆护套等含金属填料制品。
(二)用量确定的核心因素
1.塑料基材类型:聚烯烃(如PP、PE)通常添加0.1%-0.5%,而工程塑料(如PC、PA)需0.3%-0.8%;
2.使用环境温度:长期暴露于60℃以上环境时,每升高10℃建议增加0.05%-0.1%用量;
3.制品寿命要求:户外用制品需比室内制品提高20%-30%的添加剂比例。
(三)典型配比参考
1.薄膜类制品:主抗氧剂1010(0.05%-0.1%)+辅助抗氧剂168(0.1%-0.15%);
2.注塑厚壁件:主抗氧剂1076(0.2%-0.3%)+硫代酯类协效剂(0.1%-0.2%);
3.回收塑料:需额外添加0.1%-0.3%的再生稳定剂复合体系。
二、不同加工工艺对抗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塑料制品的成型方式直接影响抗氧化剂的迁移率与热损耗,需根据加工条件动态调整配方。
(一)高温加工工艺的适配方案
1.注塑成型:熔体温度超过280℃时,建议采用分子量大于1000的高耐热抗氧剂(如3114型),用量增加0.05%-0.1%;
2.挤出吹塑:螺杆剪切作用会加速添加剂分解,需在传统用量基础上补充0.05%的液体抗氧剂(如L-57);
3.热成型:片材生产阶段添加0.15%-0.25%抗氧剂,二次加热成型前需表面喷涂0.1%的耐迁移型涂层。
(二)特殊工艺的协同增效设计
1.多层共挤:外层使用0.2%-0.3%的紫外线稳定型抗氧剂(如944),内层采用0.1%-0.15%的食品级抗氧剂(如BHT);
2.发泡制品:添加0.3%-0.5%的复合抗氧体系(主/辅比例1:2),以抵消发泡剂引发的氧化反应;
3.滚塑成型:粉末状抗氧剂(如1098)需预混0.4%-0.6%,并配合0.2%的流动助剂确保分散均匀。
(三)后处理工艺的补充要求
1.退火处理:200℃以上退火需增加0.05%的耐抽提型抗氧剂(如1330);
2.电晕处理:表面改性后建议喷涂0.1%-0.15%的酚醛树脂类保护层;
3.印刷复合:油墨溶剂可能溶解抗氧剂,需在基材中添加0.05%的过量补偿。
三、行业应用场景的差异化用量规范
不同应用领域对塑料制品的抗氧化性能存在显著差异,需建立针对性的添加剂使用标准。
(一)包装材料领域
1.食品接触级包装:符合GB9685-2016标准,单种抗氧剂限量为0.1%(以塑料总量计),总量不超过0.5%;
2.医药包装:优先选用符合USPClassVI认证的抗氧剂(如330型),注射器组件建议0.08%-0.12%;
3.电子元件托盘:需通过85℃/85%RH测试,推荐添加0.3%的胺类抗氧剂(如445)与0.2%的亚磷酸酯复配。
(二)汽车工业领域
1.内饰件:光照老化测试要求2000小时以上,需采用0.4%-0.6%的HALS复合抗氧体系;
2.发动机舱部件:长期耐受150℃高温,建议添加0.5%-0.8%的硫代双酚类抗氧剂(如702);
3.燃油系统:接触生物柴油的部件需额外增加0.1%的金属钝化剂(如MD-1024)。
(三)建筑建材领域
1.PVC型材:铅盐稳定剂体系下,抗氧剂用量可降低至0.05%-0.1%;
2.土工格栅:添加0.3%-0.4%的炭黑协同抗氧剂(如CAS65447-77-0);
3.管道系统:燃气用PE管必须包含0.2%-0.3%的长期热稳定抗氧剂(如PEPQ)。
(四)电子电器领域
1.线缆护套:通过UL1581测试需添加0.3%-0.5%的复合抗氧剂;
2.连接器部件:满足灼热丝测试要求,建议采用0.6%的磷-酚双效稳定剂;
3.外壳组件:阻燃V0级材料中抗氧剂用量需提高30%以补偿阻燃剂的氧化作用。
四、抗氧化添加剂与塑料基材的协同效应分析
抗氧化剂的效能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化学特性,还与塑料基材的分子结构、结晶度及添加剂体系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聚烯烃类材料的适配性优化
1.高密度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立心理调节室帮助缓解压力规定.docx
- 设立专门睡眠改善项目实施计划.docx
- 实施心理体检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制度.docx
- 实施智能垃圾桶满溢状态检测方法.docx
- 实施中心策略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docx
- 实时流计算框架部署与优化指南.docx
- 数据共享范围界定规则.docx
- 数据共享风险评估规范.docx
- 数据共享格式统一标准.docx
- 数据共享利益分配机制.docx
- 2023年11月浙江省龙泉市教育系统2024年引进21名紧缺急需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docx
- 常见药物作用、禁忌及急救用药知识试卷.docx
- 2023年11月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二批)7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知识试卷.docx
- 肠内营养患者护理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试卷.docx
- 中国PH与ORP通用传感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M2.5监测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ID气体检测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ON光时域反射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