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8讲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精研精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x

第28讲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精研精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新生——社会主义革命与全面建设时期第28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1.建立新政权(1)筹备:①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②政协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形态: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参国政、长期合作”。中央人民政府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且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性质。经济形态: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中介与桥梁)。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新中国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共同纲领》通过“不写入社会主义”这一方式使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达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识。但中共对社会主义的强烈向往和强大政治影响力又使新中国包含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因素,推动其实际上跨越了新民主主义,但尚未完全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处于“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临界状态。——肖存良《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重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5期)

(3).意义革命意义: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举行开国大典。1.建立新政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剿匪镇反,肃清残敌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2.建立新政权“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底中共中央发起的一次政治经济整治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统称。这场运动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挽救了一批国家干部,起了清除旧社会污毒和移风易俗的作用。

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土地改革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过程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2.建立新政权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探究】土地改革内容: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生产关系调整(土地所有权变化)第一,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私有,推动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二,推动农村政治的转型。原先依靠土地财富、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封建地主统治秩序被彻底摧毁,农民自己主政乡村政治,真正当家作主。工农联盟的建立,从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第三,土地改革安定后方,激励朝鲜战场前线的士兵们保家卫国。

(3)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物价飞涨,资本家排挤人民币,操纵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物价稳定,经济恢复,党和政府获得人民的信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2.建立新政权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②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抗美援朝(1950-1953)原因: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