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义语法”说略(一)
“形式语法”以形式化为标志,“功能语法”以功能作用为标志,这些都是从
国外引进的语法理论,当然在跟汉语研究结合以后,已经或多或少带有某
些中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它吸收了传
统语法、描写语法,以及格语法、认知语法的合理因素,根据汉语的特点
和客观规律,逐渐形成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的语法研究理
论。
正如王维贤先生(1991)指出的那样:“现代语言学有语义化的倾向,是
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视语义研究及语义对结构的影响。”由于这一研究
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解释作为其标志的,我
们不妨把它命名为“语义语法”。
国内的汉语语法学家在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如果只是亦
步亦趋地运用国外的有关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往往会得出南辕北
辙的结论,甚至于必须改变汉语的语言事实来迁就这些据说是“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理论。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是不是应
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不是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
上总结出若干理论与方法出来。一句话,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
的语法理论,而“语义语法”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语法理
论。
一、“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现在关于汉语语法总
特点的看法,主要是采用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里提出来的
观点:汉语语法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长期以来,这一看法得到了国
内外许多语法学家的认同,现在几乎所有的语法专着或者语法教材都采
用了这一说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一看法
还是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看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以有没有形态变化作为
衡量某个语言的语法特点的标准。什么叫“缺乏”?《现代汉语词典》(1996)
解释:“(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用印欧语的
眼光来观察汉语,汉语就是缺乏形态变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凡是语言就
应该具备足够的形态,而汉语没有或者说很少这样的形态。
我们从来也不会说,鱼缺了两条腿,也从来不会说,人缺了一条尾巴。但
是如果你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去看鱼,或者站在鱼的立场上去看人,也许就
会得出类似上面这样的结论。同样的道理,如果用朴素的眼光来看汉语,
屏弃“凡是语言就必定会有形态变化”这样的成见,实事求是地认识到汉语
本来就不需要这样的形态变化,所以也就无所谓“缺乏”。形态不等于形式,
形态只是形式之一,语序、虚词、重叠,乃至重音、停顿、语调、层次、
变换等等都可以看作语法形式,虽然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形态。我们现在
是这样来理解汉语语法的总特点的: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
样的,汉语语法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
重叠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只有这样的表述才是
真正摆脱了印欧语语法理论的束
缚。其基本出发点有三点:
1.希望用朴素的眼光来看汉语语法,尽可能地排除印欧语的干扰。
“语义语法”说略(一)
“形式语法”以形式化为标志,“功能语法”以功能作用为标志,这些都是从
国外引进的语法理论,当然在跟汉语研究结合以后,已经或多或少带有某
些中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它吸收了传
统语法、描写语法,以及格语法、认知语法的合理因素,根据汉语的特点
和客观规律,逐渐形成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的语法研究理
论。
正如王维贤先生(1991)指出的那样:“现代语言学有语义化的倾向,是
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视语义研究及语义对结构的影响。”由于这一研究
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解释作为其标志的,我
们不妨把它命名为“语义语法”。
国内的汉语语法学家在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如果只是亦
步亦趋地运用国外的有关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往往会得出南辕北
辙的结论,甚至于必须改变汉语的语言事实来迁就这些据说是“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理论。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是不是应
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不是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
上总结出若干理论与方法出来。一句话,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
的语法理论,而“语义语法”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语法理
论。
一、“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现在关于汉语语法总
特点的看法,主要是采用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里提出来的
观点:汉语语法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长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