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核心考点.doc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核心考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7

中国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核心考点

专题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3条发展主线

发展线索1:政治制度演变

【线索】

1、晚清至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探索

制度探索

具体内容

晚清时期

君主立宪制

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清末“新政”:改革官制、改革兵制、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改革学制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民主共和制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北洋军阀

时期

政党政治

1912年,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913年春,宋教仁被刺杀

国民政府

时期

实行“训政”

①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以党代政。

②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2、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探索

制度探索

具体内容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人民革命政权

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主政权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

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政权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的人

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

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

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规律】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特点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

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发展线索2?官员的选拔

【线索】

时期

选拔方式

1905年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晚清末期

科举制废除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成主流

南京临时政府

考试制度为主的选官,停留在纸面

北洋政府

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女子不得参加

南京国民政府

建立以公务员制度为主的选官制度,允许女子参加考试

建国后

干部制度

2005年

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规律】

近代以来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脉络

近代文官制度转型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构建既有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监察制度的因子,又有近代外国文官制度的异质细胞。晚清废除科举制度后启动

近代文官制度创立

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等,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开创了我国文官制度的先河

近代文官制度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进一步发展,该时期的文官制度有了正式公文和法律为依托

发展线索3?近现代外交

【线索】

1、近代中国的外交

时期

基本内容

基本特点

明清时期

“闭关自守”“朝贡贸易”“宗藩体制”

浸透着浓厚的“天朝上国”和“华夷观念”;

崇尚厚往薄来,睦邻友好,“万邦来朝”

鸦片战争后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主权意识淡薄;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仍然保持浓厚的传统“华夷”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设立总理衙门;改用“照会”样式;称呼从“夷”到“洋”

外交机构专业化;外交观念逐渐近代化;注重条约、谈判意识,与国际接轨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清朝政府逐渐适应世界公法,竭力利用外交规则来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维护主权的外交之路步履维艰

八国联军侵华后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北洋军阀时期

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国力羸弱,外交“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改订新约、反法西斯联盟

国际地位提升

2、现代中国的外交

时间

外交表现

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美苏“冷战”下的中国外交“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

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末

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国外交“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革命外交)、争取中间地带

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

20世纪70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不结盟;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外

交;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①由以往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转变为“世界大国”。

②从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参与者”,到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引领者”,以

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规律】

1、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